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在我國詩歌史上,寫詩詞罵兒孫的作品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所作《責子》,把五個兒子全部罵了一個遍:“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shù)。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淵明雖然對官場不滿,自己歸隱山林,但是對兒子的教育還是很上心,然而,這些兒子一個比一個還不成器,令陶淵明只能沉溺于杯中之物中,兒子們不成器,他還如此豁達,或許是早已看透自己改變不了什么,不如讓兒子們順其自然吧。

    其實,除了陶淵明的這首罵兒詩很有名,辛棄疾也曾寫下一首罵兒子的詞,不過不同于陶淵明,他在罵兒子的時候,更是有世人諷刺,他的這首詞就是大名鼎鼎的《最高樓·吾衰矣》: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chǎn)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shè)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1163年,辛棄疾帶著北方起義軍回歸南宋,在此后多年時間里,南宋朝廷并沒有派辛棄疾抗金,而是讓他在地方從政,并且不斷的更換他的工作地區(qū),雖一心向國,卻處處被人排擠,多次被人彈劾罷官,1181年,他更是長期在鄉(xiāng)中賦閑,偶爾做短暫時間的官員,大部分時間過著遠離官場的“逍遙生活”。

    1194年夏,辛棄疾正在福州擔任知州兼任福建安撫使,他一如既往為百姓謀福祉,奈何依舊不滿官場黑暗,加之身體不佳,于是有了主動罷官回鄉(xiāng)的想法,而他兒子卻不愿意他罷官,畢竟在宋朝,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不低,辛棄疾的兒子有心想讓父親在任上多為自己以后考慮,多置辦產(chǎn)業(yè),退休之后才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而辛棄疾做官從未想過追求富貴,對兒子的想法非常厭惡,于是寫了這首詞痛罵兒子,“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chǎn)未置止我,賦此罵之”即是為此。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開頭就是辛棄疾在罵兒子目光短淺。辛棄疾已經(jīng)慢慢變老,他一生從未為自己謀求富貴,更何況現(xiàn)在身心俱疲,要實現(xiàn)富貴功名需要等到什么時候,剛何況富貴本來就是危機,想那東晉的諸葛長民,權(quán)傾一時,卻擔憂失去一切,連連噩夢,最后也免不了成為劉裕的刀下鬼。

    “暫忘設(shè)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想當年西漢楚元王長期為中大夫穆生備下薄酒,元王去世之后,繼任者不再優(yōu)待穆生,穆生心中雪亮,深知自己如果不主動立刻,不然難以善終,遂以生病的理由辭去;陶淵明不愿因五斗米折腰,主動棄官而去,歸隱山林,這兩個人都是辛棄疾想要學習的榜樣。辛棄疾想要離開官場,其實也是在長期被人彈劾的情況下疲于應付,想學穆生和陶淵明,自己主動抽身離開。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退休之后,把家中收拾修葺一番,作詩飲酒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你看那一塊田地一直在那,卻不知道它上千年換了多少主人,人生來只有一張嘴,哪需要幾個勺子來吃飯?只要吃飽了就行。我說要退休就要退休,你身為晚輩,沒有必要來絮絮叨叨,白費了口舌來說我的得失。

    辛棄疾一生只為報國,卻歷經(jīng)坎坷,但是志向從未消磨,戒除對金錢與權(quán)力的貪欲,視富貴如浮云,此番退主動要求退休,不過是對官場的極度不滿,看不慣官員們?yōu)榱隋X權(quán)費盡心機,并以此機會教育兒子,詞中多處用典,處處警覺兒子,在封建王朝時期官員有如此覺悟?qū)崒匐y得,尤其是想到辛棄疾晚年才得以參與軍事,再來讀讀這首詞,實在是令人嘆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