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寶應元年秋天,杜甫的兒子宗武過生日,詩圣寫了首《宗武生日》送給他。在詩中他寫道:“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意思是說這寫詩的本事是我們老杜家的家傳,咱可千古不能丟了!這話看起來有吹牛的嫌疑,但卻是大實話。杜甫出身書香名門,爺爺杜審言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為人豪爽任性,他的五言律詩在當時是一絕,不但工整嚴謹而且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杜甫在律詩上的造詣,很大程度是受爺爺?shù)挠绊?,所以這“詩是吾家事”確實說得有道理。

    開元二十四年,年少的杜甫至山東看望在兗州任司馬的父親杜閑。父子同游時一起登上了兗州城樓,調皮的杜甫突然詩興大發(fā),模仿爺爺?shù)目谖菍懥耸住兜莾贾莩菢恰?。全詩大開大合氣勢磅礴,寫完后他問父親自己和爺爺哪個寫得更好,卻讓老父親犯了難。這段趣事被記錄在明代文人周珽編撰的《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中。我們將杜審言的原詩和詩圣的作品放在一起來讀一讀:

    《登兗州城樓》

    唐.杜甫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钼拧?nbsp;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登襄陽城》

    唐.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 

    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

    兩首詩都是屬于五律,不管是意境還是遣詞來看,杜甫詩都和爺爺?shù)淖髌范既绯鲆话妗_@是杜甫首次嘗試寫五律,所以模仿爺爺?shù)拿髯匀皇遣诲e的選擇。

    我們先品杜甫的詩。首聯(lián)寫自己是來東郡看望父親,初次登上城南的樓臺。次聯(lián)是全詩最妙的部分,短短10個字就將浮云、泰山、大海、平野融為了一體。浮云連綿與海相接,平野伸展入青州徐州兩地,而中間的泰山則巍峨不動,這樣的氣勢磅礴一看就是大家之筆。

    后兩聯(lián)是借景懷古。孤峰中秦碑仍在,荒野中魯?shù)钊粤?,但卻早已物是人非,這讓杜甫陷入了沉思。落筆處詩人的萬千思緒都落到了“臨眺獨躊躇”5個字上,一個“獨”字令全詩意境大開。對于杜甫這首詩,后世的評價是極高的。明代文人李夢陽評此詩:“唐法律甚嚴惟杜,變化莫測亦惟杜”,所言非虛。

    而杜審言的《登襄陽城》,則是他在流放途中所寫,杜老爺子一生狂傲,哪怕淪落至此也一樣能寫出如此大氣之作,當真是令人佩服。首聯(lián)點明此時已是9月,自己客居他鄉(xiāng),在襄陽城遠眺,心中的郁悶被一掃而空。次聯(lián)和杜甫詩一樣寫景,水天相接,山云相聯(lián),著力點全在“出”和“回”二字上,意境全出。

    頸聯(lián)一樣是懷古,漢時的冠蓋、春秋時的章臺都和從前大不相同了,這兩句對仗工整,十分厚重。最后一聯(lián)的落筆,詩人以“歸路滿塵?!焙嫱行木?,物非人也非,風景早就不再清幽,獨立于城樓許久,詩人眼中已是滿目塵埃,心中更是萬般無奈。

    在這場杜甫和杜審言的祖孫對決中,二人各自登上城樓寫首詩,對比起來會發(fā)現(xiàn)杜甫詩的結構基本上都是學的爺爺,只是換了地方、換了心境。兩首詩都格調悠遠,大開大合,雖長期被拿來比較,卻千年難分高下。大家更喜歡哪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