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在唐代,內地漢民族音樂不斷與邊疆各地乃至異域音樂相互交融,逐漸形成了這一時期多元化的音樂藝術,體現(xiàn)出內容的豐富性、情調的多彩性、風格的多樣性。
多元性特征熔于一爐,使得唐代音樂雍容大方、莊重典雅、博大精深。真正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唐代曲子辭(即當時的民歌)是唐代音樂的主流,流露著真實情感,通俗易懂,樸實無華,且內容豐富,樣式自由多樣。
李白的樂府詩、絕句詩是與當時的音樂環(huán)境相適應的,也與唐代曲子辭的情調是高度契合的。其樂府詩具有鮮明的音樂旋律,充滿音樂的流動和飄逸。
例如《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廬山謠》等,無不充滿著靈動的想象、音樂的磅礴力量和澎湃的情感,富于音樂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全詩充滿靜謐祥和之美。突出色彩的明靜,顯現(xiàn)出輕音樂的流動與柔和之美。月光似山澗溪流清澈見底,感情細膩,綿綿思鄉(xiāng)之情溢于言表,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雋永深長。詩中“光”“霜”“鄉(xiāng)”音韻和諧,節(jié)奏鮮明。
《越女詞其三》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
笑人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溪水潺愛,瀲滟飄動。荷花點綴其間,小舟搖曳,采蓮女的歌聲與山間的潺潺水聲融為一體;裊裊歌聲,水光山色,輕歌曼舞,構成一幅流動浪漫的、人與自然和諧的風景圖,彰顯出人情與自然景色相和諧的音樂風韻,其間不乏音樂的流動跳躍和華麗的節(jié)奏。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月光如水,江水的波濤如音符的律動;高天上流云,如同旋律的搖曳。江水奔流,一法不返,思念之情如奔流的江水般無法遏止。皎潔的月光、涌動的江水, 一靜一動,動靜結合,十分和諧。正如音樂節(jié)奏緩急、強弱的變化,節(jié)奏分明,張弛有度,情感寄于不言中。
《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通過飛逝的江船、澎湃的江水,描寫出舟行的迅捷和行期的短暫,也反襯時空轉換之快。同時,“輕舟已過萬重山”采用比興手法,反映出詩人遭貶遇赦的輕快和興奮。
詩人經歷了“萬重山”,順流東行,渡過了人生的險灘,步人人生的坦途。從藝術性來講,全詩為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同時也是一曲動人心弦的協(xié)奏曲。
山水、舟、云、猿共同融進了青山綠水中,美不勝收,而峰回路轉又是詩人命運多舛的真實寫照。全詩節(jié)奏韻律歡快鮮明,縱橫開闔,變化自然,極具音樂舞蹈動感之美。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全詩以對比手法,抒發(fā)友情之深,表達與友人難分難舍的感情,化抽象為具體。以潭水之深不及友情之深作比,凸顯友情的珍貴。
這是一首伴隨著歌舞而踏足吟唱的詩歌,是與踏歌(舞蹈唱歌)相伴而生的曲子辭,節(jié)奏明快,意象飛動,節(jié)律和諧,聲情并茂,感情真摯,使人蕩氣回腸。
李白的詩歌充滿著音樂的中和之美,可謂音聲相和,言為心聲?!霸娧灾荆珊吐暋?李白很好地將詩歌中的情與音樂中的節(jié)奏恰如其分地結合在一起,讀來通俗易懂,曉暢明白,無佶屈聱牙之感。
音樂之道貴乎音聲相和,生于人心者為音,生于器質者為聲。單響為聲,和聲為音。獸有聲無音,鳥有音無聲,唯獨人可以做到音聲兼?zhèn)洹?/p>
讀李白的詩,似有一種音聲相和的美感,其格調具有語近情遠、含蓄深沉的特質。李白的詩句言有弦外之音,口語化鮮明,即景生情,意象飛動,使人浮想聯(lián)翩,音律和諧,韻味十足。
總之,李白的詩歌充滿音樂美感,韻律和諧,韻味十足,音樂的飛動之美、明快的節(jié)奏恰到好處,詩樂舞相得益彰。
劉勰《文心雕龍 聲律》:
“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于字句,氣力窮于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韻氣一定,故余聲易遺;和體抑揚,故遺響難契?!?/p>
這段話是說,文章聲韻的美惡好壞完全寄托在吟詠里,其韻味流露于字里行間,氣力盡用在和諧押韻上。句內的音調隨從協(xié)調稱為和諧;句末相同的聲韻相呼應稱為押韻。
押韻是由一定規(guī)則的,用韻一經確定,則收聲(韻腳)容易安排調遣;不同的聲調有抑揚平仄的變化,所以遺留的音響是難于協(xié)調吻合的。而李白的詩歌在韻律和諧這一點上做得恰到好處,讀李白詩如同吟唱一樣。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