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組詞
反饋髯怎么組詞?一年級髯字組詞有那些?
髯組詞語共60個,其中髯開頭的詞語28個,髯結(jié)尾的詞語26個,在中間的詞語6個。
髯字組詞: 髯須、 髯髯、 髯夫、 髯口、 髯參、 髯鬢、 髯叟、 虬髯客、 美髯公、 虬髯翁、 胡髯郎、 虬髯公、 長髯主簿、 虬髯、 髭髯、 龍髯、 髯髯、 鼓髯、 鬢髯、 皓髯、 ... 這些髯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髯字開頭的組詞
1、髯須:參見:髯須,髯須
2、髯髯:多須貌。舒展遲緩貌。
3、髯夫:多須的人。
4、髯口:(1)表演中國傳統(tǒng)戲劇時演員口上所掛的假髯
5、髯參:“髯參軍”的省稱。
6、髯鬢:《藝文類聚》卷十七引《晏子》:“湯長頭而髯鬢?!卑矗癖尽蛾套哟呵?諫上二二》作“湯質(zhì)皙而長,顏以髯”。胡須和鬢發(fā)。
7、髯叟:多須的老人。
8、髯客:多須的客人。
9、髯茹:毛發(fā)彎曲糾纏貌。
10、髯鬣:胡須。
11、髯斷:1.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龍?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后以"髯斷"謂皇帝仙逝。
12、髯閹:時人對宋·楊存中的嘲諷之稱。
13、髯蘇:宋·蘇軾的別稱,以其多髯故。
14、髯孫:三國·吳·孫權(quán)的綽號。宋·孫莘老的諢號。
15、髯狎:即髯公。參見“髯公”。
16、髯公:傳說中的猿猴類動物。
17、髯士:多須的人。
18、髯蛇:《淮南子?精神訓(xùn)》:“越人得髯蛇,以為上肴?!睅X南所產(chǎn)大蛇??扇胨?。
19、髯戟:謂須髯張開如戟。
20、髯胡:胡人多須,故稱。
21、髯龍:借指皇帝。指虬枝盤曲的松樹。
22、髯奴:多須的奴仆。
23、髯虵:《淮南子?精神訓(xùn)》:“越人得髯虵,以為上肴。”嶺南所產(chǎn)大蛇??扇胨帯?/p>
24、髯麗:即髯公。參見“髯公”。
25、髯髩:胡須和鬢發(fā)。
26、髯毛:兩頰上的須毛。
27、髯主簿:見“髯須主簿”。
28、髯參軍:晉·郤超的別名。羊的別名。
髯字中間的組詞
1、虬髯客:1.傳奇小說中的人物名。 2.借指外國人。
2、美髯公:三國時蜀國關(guān)云長。 2.朱仝的綽號。
3、虬髯翁:1.即虬髯客。
4、胡髯郎:羊的別名。胡﹐頸下垂肉;髯﹐須。羊頸有長須﹐故名。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按﹐晉崔豹《古今注.鳥獸》:"羊﹐一名髯須主簿。"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羊》:"羊﹐一名髯須參軍。"其義均同。
5、虬髯公:1.即虬髯客。
6、長髯主簿:1.羊的別稱。
髯字結(jié)尾的組詞
1、虬髯:(名)拳曲的連鬢胡須:他曾因一把大胡子被尊稱為“~公”。
2、髭髯:胡須。
3、龍髯:龍之須。帝王之須。喻松葉;松。
4、髯髯:多須貌。舒展遲緩貌。
5、鼓髯:鼓動胡須。
6、鬢髯:須發(fā)。
7、皓髯:白須。謂年老。
8、豐髯:謂美須髯。
9、胡髯:頰旁及下巴上的胡須。
10、黑髯:黑色的長須。
11、攀髯: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有龍下迎﹐黃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龍身﹐乃持龍髯﹐而龍髯拔落﹐并墮黃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哭。事見《史記.封禪書》。后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12、玉髯:喻豆芽。
13、衰髯:因衰老而變白的須髯。
14、青髯:1.指龜背甲上的綠毛。
15、鬒髯:黑稠的頭發(fā)和胡須。
16、奮髯:1.抖動胡須。激憤或激昂貌。
17、松髯:指松葉。因其針狀如髯,故稱。
18、銀髯:白胡須的美稱。
19、黳髯:黑色的胡須。
20、霜髯:白色胡須。
21、須髯:絡(luò)腮胡子。
22、戟髯:戟形的須髯。
23、鱗髯:代稱龍。
24、掀髯:笑時啟口張須貌;激動貌。
25、美髯:髯指兩頰上的長須。美髯:形容一個人的氣質(zhì)風范。
26、蛟客髯:1.海苔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