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組詞
反饋伏怎么組詞?一年級伏字組詞有那些?
伏組詞語共235個,其中伏開頭的詞語100個,伏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35個。
伏字組詞: 伏愆、 伏羲、 伏法、 伏闕、 伏櫪、 伏尸、 伏乞、 不伏手、 驥伏櫪、 赤伏符、 侯伏侯、 埋伏圈、 鎖伏板、 駒伏轅、 蟄伏、 蜷伏、 隱伏、 二伏、 退伏、 雌伏、 迸伏、 ... 這些伏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伏字開頭的組詞
1、伏愆:認罪。
2、伏羲:(1)(2852—2738B.C.)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謂也?伏羲、神農(nóng)、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戲”、“皇羲”、“宓犧”、“包犧”。風姓。有勝德。始畫八封;造書契;教民佃、漁、畜牧。都陳。相傳在位115年,傳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載
3、伏法:(動)因犯法而被處死。
4、伏闕:拜伏于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5、伏櫪:1.亦作"伏歷"。 2.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yǎng)。 3.喻指養(yǎng)育。 4.指蓄養(yǎng)在廄中的馬匹。 5.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后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6、伏尸:亦作'伏尸'。 謂殺人致死。 尸體倒地。猶言死亡。 倒在地上的尸體。指死者。 伏在尸體上。
7、伏乞:向尊者懇求。伏,敬詞。
8、伏案:(1)趴在桌子上(讀書,寫字)
9、伏辨:亦作“伏辨”。
10、伏惟:(1)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對上陳述時的表敬之辭
11、伏地:〈方〉本地出產(chǎn)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兒ㄧ~面。
12、伏弢:仆倒在弓套上。《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yǎng)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锜。中項﹐伏弢。以一矢復(fù)命。"《國語.晉語九》:"鄭人擊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韋昭注:"弢﹐弓衣也。"后以指為國捐軀或浴血奮戰(zhàn)。
13、伏蟄:隱伏,潛藏。
14、伏軾:亦作'伏式'。 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上?!肚f子.漁父》:'孔子伏軾而嘆曰:'甚矣﹐由之難化也!''后多用以指乘車。
15、伏辜:服罪;承擔罪責而死。語本《詩.小雅.雨無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16、伏臥:(1)趴著;臥倒 (2)指狗∶頭伏在前爪上躺下
17、伏謁:謁見尊者,伏地通姓名。
18、伏生:漢時濟南人,名勝,或云字子賤。原秦博士,治《尚書》。
19、伏獅:指船頭或船尾頂部的大橫木。
20、伏锧:1.亦作"伏質(zhì)"。2.古代有腰斬的死刑,施刑時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稱"伏锧"。質(zhì),通"锧",砧。亦泛指被處死。
21、伏竄:藏匿逃竄。
22、伏莽:《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叢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軍隊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潛藏的寇盜。
23、伏菟:1.見"伏兔"。2.見"伏兔"。
24、伏道:1.暗道,隱秘的通道。2.指利用地形埋伏軍隊以襲擊敵人的策略。
25、伏苓: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類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狀如塊球。中醫(yī)用以入藥。2.彗星的一種。
26、伏辰:星宿隱伏在日月交會處。亦以指隱伏的星辰。
27、伏歷:1.亦作"伏歷"。 2.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yǎng)。 3.喻指養(yǎng)育。 4.指蓄養(yǎng)在廄中的馬匹。 5.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歷,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后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28、伏藏:隱藏;潛藏。
29、伏驥:《楚辭.九辯》:'騏驥伏匿而不見兮,鳳凰高飛而不下。'王逸注:'仁賢幽處而隱藏也。'后以'伏驥'比喻賢者隱居不仕。
30、伏手:稱手,順手。
31、伏虎:(1)降服猛虎,比喻戰(zhàn)勝邪惡勢力
32、伏轅:1.伏在車轅上。指拉車。2.指拉車的馬。比喻常人。
33、伏樁:埋設(shè)木樁。
34、伏女:指西漢經(jīng)學家伏勝的女兒。曾奉父命傳《尚書》于晁錯。
35、伏兔:亦作'伏菟'。隱伏或蹲伏著的兔子。 古代車上的部件,勾連車箱底板和車軸,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指織機上的部件。 經(jīng)穴名。別名外勾。屬足陽明胃經(jīng)。位于大腿前外側(cè),髕底外側(cè)端上六寸處。 亦作'伏菟'。草藥飛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飛廉》﹝釋名﹞。
36、伏中:指三伏期間。
37、伏臈:1.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 2.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jié)日。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zhì)資料
38、伏犧: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也作「伏羲」。
39、伏水:1.指地下涌出的水。2.泅水。
40、伏抱:禽鳥孵卵。
41、伏鉞:被處死。鉞,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42、伏枕:1.伏臥在枕上?!对姡愶L.澤陂》:"寤寐無為﹐輾轉(zhuǎn)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2.指臥病在床的人。
43、伏刑:被處決。
44、伏襲:謂伏兵襲擊。
45、伏食:1.服食。指道家服食丹藥。
46、伏蒲:漢元帝欲廢太子,史丹候帝獨寢時,直入臥室,伏青蒲上泣諫。事見《漢書.史丹傳》。后因以"伏蒲"為犯顏直諫的典故。
47、伏合:據(jù)《新五代史.李琪傳》載,唐朝大明宮中的紫宸殿稱合,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見群臣的便殿(一說為前殿,見宋王溥《唐會要.大明宮》)。后因以"伏合"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
48、伏侍:侍候,照料。指用暴力對付、整治人。
49、伏弩:1.埋伏弓箭手。2.隱蔽著的用機械發(fā)射的弓箭。3.泛指暗箭。
50、伏望:表希望的敬詞。多用于下對上。
51、伏箱:駕車。伏,通"服"。語本《詩.小雅.大東》:"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朱熹注:"服,駕也。箱,車也。"
52、伏藪:方言。謂雞孵卵。
53、伏雞:1.孵卵的母雞。2.謂孵雞卵。
54、伏豹:唐代稱官吏遇節(jié)假日留署值班為"伏豹"。
55、伏機:1.隱蔽的機械裝置。2.潛在的因素。
56、伏輸:承認失敗。也作服輸。
57、伏波:漢將軍名號。西漢路博德﹑東漢馬援都受封為伏波將軍。見《漢書.武帝紀》﹑《后漢書.馬援傳》。 謂平息變亂。
58、伏息:隱匿形跡。
59、伏埋:埋伏。
60、伏誅:(1)被處死刑
61、伏低:屈服;順從。
62、伏暑:指炎熱的夏天。
63、伏維:(1)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對上陳述時的表敬之辭
64、伏臘:1.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 2.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jié)日。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zhì)資料
65、伏熱:盛夏的炎熱。
66、伏躓:趴下:伏躓就地,匍匐以進。
67、伏靈: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類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狀如塊球。中醫(yī)用以入藥。2.彗星的一種。
68、伏彥:指隱居的賢人。
69、伏脈:指文章中前后照應(yīng)的線索。 中醫(yī)學名詞。脈象之一。其脈搏隱伏,重按推筋著骨始得,甚則伏而不見。常見于邪閉﹑厥證及劇痛。
70、伏疾:隱疾。喻隱患。
71、伏禮:猶言陪禮。
72、伏老:1.自認年老精力衰退。2.舊傳蝙蝠老后化為魁蛤,名伏老。
73、伏線:埋下的線索;伏筆。
74、伏魄:1.古代迷信,謂人始死時魂魄離體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伏,通"復(fù)"。2.指死而復(fù)蘇。
75、伏特:(1)米-千克-秒實用制中電位差和電動勢的單位,等于當一安培恒定電流通過一根導(dǎo)線,在這線兩點間耗散功率為一瓦時的電位差,亦即相當于一安培電流通過一歐電阻跨接于電阻之間的電位差
76、伏汛:指伏中河水暴漲。
77、伏候:俯伏等候。下對上的敬詞。
78、伏罪:(1)原指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現(xiàn)指承認自己所犯的罪行
79、伏利:尚未開發(fā)的物資﹑財源。
80、伏流:(1)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巖層裂縫中流動的水,潛伏地下的水流
81、伏氣:1.屏氣,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樣子。2.指道家的吐納修煉法。3.服氣;認輸。
82、伏筆:(1)文章或文藝作品中,在前段里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83、伏質(zhì):1.亦作"伏質(zhì)"。2.古代有腰斬的死刑,施刑時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稱"伏質(zhì)"。質(zhì),通"锧",砧。亦泛指被處死。
84、伏火:農(nóng)歷六月黃昏大火 古星名,即心宿二 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漸向西退伏,古謂'伏火'。 道家煉丹,調(diào)低爐火的溫度謂'伏火'。
85、伏貼:(形)緊貼在上面:墻上的壁紙平整~。
86、伏突:短刀。
87、伏旱:伏天出現(xiàn)的旱情:戰(zhàn)勝~。
88、伏刃:用刀劍自殺。
89、伏犀:指人前額至發(fā)際骨骼隆起。舊時迷信者以為顯貴之相。
90、伏讀:謂恭敬地閱讀。'伏'為表敬之詞。
91、伏天:(1)指三伏天,時間為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92、伏膺:服膺。伏,通'服'。謂傾心,欽慕。 服膺。伏,通'服'。指信服;歸心。 服膺。伏,通'服'。謂從學,師事。
93、伏鸞:三國魏鄧艾的別號。
94、伏擊:(1)用伏兵突然襲擊敵人 (2)偷襲獵物,靜悄悄地追逐獵物,尤指不用獵狗
95、伏猛:指老虎。
96、伏劍:以劍自刎。
97、伏戲:(1)(2852—2738B.C.)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栋谆⑼肌?“三皇者,何謂也?伏戲、神農(nóng)、燧人也”。按:伏戲,亦作“伏戲”、“皇羲”、“宓犧”、“包犧”。風姓。有勝德。始畫八封;造書契;教民佃、漁、畜牧。都陳。相傳在位115年,傳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載
98、伏屬:指隸屬,下屬。
99、伏局:下棋時失敗的一方表示服輸。
100、伏死:1.甘愿舍棄生命。2.退隱而死。
伏字中間的組詞
1、不伏手:不順手,不聽使。
2、驥伏櫪:亦作“驥櫪”。亦作“驥伏”。亦作:驥櫪驥伏
3、赤伏符:新莽末年讖緯家所造符箓,謂劉秀上應(yīng)天命,當繼漢統(tǒng)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
4、侯伏侯:復(fù)姓。北周有侯伏侯龍恩。見《周書.武帝紀上》。
5、埋伏圈:埋伏者所控制的范圍。
6、鎖伏板:桅艙前面的船板。可以啟動﹐板下小艙可收藏東西。
7、駒伏轅:漢武帝時,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一次宴會上,與魏其交好的灌夫沖撞了武安侯,武安侯治之重罪,魏其竭力為之開脫。武帝召群臣問是非,因兩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內(nèi)史曰:'公平生數(shù)言魏其﹑武安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事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后因以"駒伏轅"形容畏縮不前,無所作為。
8、俟伏斤:復(fù)姓。《魏書.官氏志》:"俟伏斤氏,后改為俟氏。"一說,后改為斤氏。參閱《通志.氏族五》。
9、一伏時:一晝夜。一會兒。
10、潛伏期:(1)在宿主內(nèi)生存與發(fā)育或發(fā)展而沒有顯示癥狀的時期——用于指傳染體或疾病
11、三伏天: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
12、乞伏姓: 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鮮卑族的一個姓氏,十六國時期的西秦政權(quán)就是乞伏氏建立的政權(quán)。
13、電子伏特:電子伏特(electronvolt),符號為eV,是能量的單位。
14、伏伏帖帖:1.亦作"伏伏貼貼"。2.心甘情愿;順從。
15、倒心伏計:謂心甘情愿。
16、反吟伏吟:古時術(shù)數(shù)的迷信說法。以人的生辰八字,附會人事,推算吉兇禍福及婚姻成敗。
17、伏伏貼貼:1.亦作"伏伏貼貼"。2.心甘情愿;順從。
18、扁扁伏伏:謂十分馴伏。
19、起起伏伏: 像波浪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就是不穩(wěn)定的。處于波動的狀態(tài)中。
20、拱伏無違:比喻沒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21、起伏奔騰:就是浩浩蕩蕩,氣勢宏大的意思。
22、晝伏夜出: 白天潛伏隱藏,夜間出來活動。
23、官伏財下: 就像愛美女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一樣,當官的也會變成財富的奴隸,匍伏在金錢閃著金光的誘人光環(huán)里,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24、蟄伏不動:長期一動不動。
25、降妖伏魔: 把魔和妖殺掉,清除。
26、縠觫伏罪:縠觫:害怕顫抖的樣子。十分害怕,渾身顫抖地表示認罪。
27、起伏不平:難以平靜這是指心情,指地勢不平坦。
28、陽中伏陰:尺中已浮滑而長
29、雌伏雄起: 比喻隱藏起來,隱忍不發(fā)。
30、龍尾伏辰:1龍尾,即尾宿。尾宿是東方青龍七宿中的第六宿,所以叫做龍尾。辰,又寫作“?”,是日月交會的意思。
31、夏無伏陰: 夏天沒有寒冷的氣候。
32、起伏不定:游移:猶豫。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33、蟄伏待機: 潛伏起來,等待時機。蟄伏:像蟲子一樣藏在土里(過冬);待機:等待(可以展露頭角)的機會。
34、阿伏至羅:姓副伏羅氏1,名阿伏至羅,高車族副伏羅部落首領(lǐng)。
35、日伏夜行: 是說白天睡覺休息,晚上外出行動活動。動物比如老鼠,貓頭鷹等等。伏,本意趴下。意思上理解為睡覺。或者,類似于埋伏理解,意思為隱藏?,F(xiàn)也多形容倒時差的人或上晚班的人,晚上精力旺盛。
伏字結(jié)尾的組詞
1、蟄伏:(1)動物冬眠 (2)指人蟄居
2、蜷伏:(1)彎曲身體臥著
3、隱伏:(1)潛伏;隱藏
4、二伏:(1)見“中伏”
5、退伏:退縮隱藏。
6、雌伏:(1)比喻退隱,不進取,無所作為
7、迸伏:隱伏,逃匿。迸,通"屏"。
8、踡伏:1.屈體伏臥。2.引申為屈服﹐馴服。3.猶隱伏;埋藏。
9、卑伏:猶言低聲下氣。
10、踏伏:1.亦作"蹋伏"。亦作"蹹伏"。2.搜索敵人的伏兵。3.倚伏。
11、臥伏:1.趴伏隱藏。
12、報伏:通報;稟報。
13、匐伏:伏地;趴伏。
14、涅伏:拉丁語nervus(英語nerve)的音譯。神經(jīng)。
15、擿伏:揭露隱秘的壞事。
16、閉伏:猶隱藏。
17、搭伏:1.身體向前倚靠俯伏。
18、下伏:三伏中的末伏。
19、奸伏:1.隱伏未露的壞人壞事。
20、趴伏:(1)趴
21、鏡伏:猶言蒙受恩光。
22、拜伏:1.跪拜俯伏。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jié)。2.佩服的敬詞。
23、飛伏:1.漢代易學術(shù)語。以卦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以飛為未來﹐伏為既往。漢儒用以占驗吉兇。詳見《京氏易傳》﹑清惠棟《易漢學》。2.流動隱伏。3.指社會地位的高低。
24、末伏:(1)夏天最熱的時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時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 (2)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個庚日
25、戢伏:隱居。收斂。
26、收伏:1.使敵人投降屈服。2.降伏,制服。
27、滯伏:謂沉滯,滯積。
28、跪伏:(1)指動物∶臥下或跪下來休息或像休息
29、俯伏:(1)趴在地上;表示低頭屈服
30、起伏:1.? 2.?上升和下降散見坡坨起伏間?!?3.?比喻感情、關(guān)系等起落變化,也指世事興盛衰落。
31、寢伏:1.臥伏。2.息,滅。
32、三伏:(1)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2)專指末伏
33、調(diào)伏:佛教謂調(diào)和身口意三業(yè)﹐以制伏諸惡。 調(diào)教馴服﹐降服。
34、磕伏:1.方言。俯臥;趴。
35、晝伏:白天隱蔽不動。
36、抱伏:禽鳥孵卵。
37、鱉伏:鱉低頭俯伏。
38、屏伏:1.隱退,避匿。2.伏地。
39、藏伏:潛伏,隱藏。
40、眙伏:1.驚服。
41、蛾伏:1.亦作"蛾服"。2.俯身伏地﹐表示順從。
42、屈伏:1.屈服;屈身事人。2.猶潛藏。3.曲折起伏。
43、帥伏:猶帥服。
44、嘆伏:嘆服。
45、倚伏:(1)依存隱伏
46、扶伏:亦作'扶伏'。亦作'扶匐'。同'匍匐'。 伏地爬行。形容急遽,竭力。 趴伏于地。
47、客伏:使賓服。
48、匍伏:1.爬行。手腳皆著地行走。 2.形容慢吞吞、動作緩慢的樣子。
49、避伏:猶隱藏。
50、爬伏:1.趴下﹐伏倒。
51、般伏:猶盤伏。屈身向下,一種行禮的動作。
52、摧伏:折伏﹐制服。
53、槁伏:謂窮居,隱居。
54、窟伏:在洞中隱藏。
55、數(shù)伏:(1)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的三伏天;也指進入伏天
56、鼎伏:鼎隱沒不見。
57、淪伏:猶隱沒。
58、跧伏:蜷伏。
59、賓伏:1.歸順;服從。
60、蹴伏:蹲伏貌。
61、倒伏:(1)傾斜或鋪倒在地。尤用以指草或谷物
62、制伏:(1)用強制手段降伏
63、陳伏:1.設(shè)置伏兵。
64、鳧伏:1.像鳧一樣蜷伏。
65、詭伏:1.奸詐而隱藏不露。
66、懾伏:亦作'懾服'。 因畏懼而屈服。
67、閑伏:1.指隱伏的兵卒。
68、扒伏:趴伏。
69、歸伏:歸順降服。歸隱。
70、獸伏:1.謂獸類因恐懼而俯伏。2.指如獸之蟄伏。3.喻人因害怕等原因而降伏,順服。
71、安伏:猶言安慰,撫慰。
72、嗟伏:嘆服。
73、設(shè)伏:(1)預(yù)先安排埋伏
74、昫伏:溫暖孵化。比喻對后輩或下屬的撫育、扶持或照顧。
75、慚伏:1.亦作"慚伏"。2.見"慚服"。
76、款伏:1.亦作"欵服"。亦作"款服"。2.誠心歸附。3.服罪;招認。
77、慴伏:亦作“慴服”。
78、首伏:猶言坦白服罪。
79、拱伏:敬服。
80、枉伏:1.猶言屈身卑下。
81、詟伏:因恐懼而不敢動彈。
82、準伏:在供詞或公文上簽畫的花押。
83、承伏:認罪。
84、秋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末伏亦稱秋伏。
85、隱伏:(1)潛伏;隱藏
86、竄伏:1.逃匿;隱藏。
87、瑣伏:亦作“瑣服”。亦作“瑣附”。亦作:瑣服瑣附
88、帖伏:1.貼地而伏。2.折服;順從不反抗。
89、推伏:(1)贊許佩服
90、消伏:消除。
91、茵伏:車蓐和車軾。
92、稱伏:1.亦作"稱服"。2.稱贊佩服。
93、馴伏:1.馴服,馴順。2.使馴順。
94、蟻伏:1.比喻降服者之多。
95、郁伏:蕰藏隱伏。
96、出伏:(1)過了伏天。伏天結(jié)束
97、發(fā)伏:1.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2.突出伏兵。
98、攝伏:有緣飾的衣服。 亦作'攝伏'。威懾使之屈服;畏懼屈服。攝﹐通'懾'。
99、猒伏:謂使人服氣。
100、僵伏:倒斃 的人 。 靜止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