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好查>組詞>亭組詞>

    亭組詞,亭字組詞,亭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亭組詞

    反饋

      亭怎么組詞?一年級亭字組詞有那些?

      亭組詞語共201個,其中亭開頭的詞語62個,亭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39個。

      亭字組詞: 亭曈、 亭郵、 亭童、 亭院、 亭亭、 亭毒、 亭軒、 蘭亭序、 瓦亭仙、 鼻亭山、 柯亭竹、 蘭亭春、 樂亭調(diào)、 江亭怨、 灞亭、 涼亭、 崗?fù)ぁ?崗?fù)ぁ?孟亭、 螺亭、 猇亭、 ... 這些亭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亭字開頭的組詞

    1、亭曈:旭日,初出的太陽。

    2、亭郵:古代沿途設(shè)置﹑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

    3、亭童:羽飾紛披貌。

    4、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筑物的庭園或花園。

    5、亭亭:(1)高聳直立的樣子 (2)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6、亭毒:《老子》:'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詁:''亭'當(dāng)讀為'成','毒'當(dāng)讀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為養(yǎng)育,化育。

    7、亭軒:有窗檻的亭形建筑。

    8、亭毓:猶亭育。

    9、亭居:水靜止貌。

    10、亭堠:亦作“亭堠”。

    11、亭隧:亭燧。

    12、亭驛:古代供旅客歇宿的處所。

    13、亭午:(1)正午;中午

    14、亭長: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

    15、亭落:1.猶村落。2.猶亭院。

    16、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fù)ず蜖I壘。

    17、亭傳:古代供旅客和傳遞公文的人途中歇宿的處所。

    18、亭父:亭卒。

    19、亭皋:水邊的平地。

    20、亭佐:亭長的副手。

    21、亭燧:古代筑在邊境上的烽火亭,用作偵伺和舉火報警。

    22、亭刃:刺殺。亭,通"揨"。

    23、亭吏:亭長。

    24、亭徼:邊境上的防御工事。亦指邊防要地。

    25、亭塞:泛指邊防要地。

    26、亭置:郵亭驛站。

    27、亭鄣:亦作'亭鄣'。 古代邊塞要地設(shè)置的堡壘。

    28、亭戶:古代鹽戶之一種。唐干元元年 公元 年 第五琦定鹽法,將制鹽民戶編為特殊戶籍,免其雜役,專制官鹽。因煮鹽地方稱亭場,故名。宋代京東﹑河北﹑兩浙﹑淮南﹑福建﹑廣南海鹽產(chǎn)區(qū)中,專指向政府領(lǐng)取本金產(chǎn)制正鹽 額鹽 歸公的鹽戶。亦稱'灶戶',和制浮鹽 額外馀鹽 賣給商戶的'鍋戶'有別。元明兩代仍稱亭戶。清代文獻間或使用,一般通稱'灶戶'。

    29、亭檻:亭子的欄干,借指亭子;庭園。

    30、亭伯:漢魏爵位名。

    31、亭隊:亭燧。

    32、亭候:亦作“亭堠”。

    33、亭決:謂公正的判斷。

    34、亭皐:水邊的平地。

    35、亭景:亭影。

    36、亭渟:水停滯貌。

    37、亭舍:驛亭的客舍。

    38、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

    39、亭榭:亭閣臺榭。

    40、亭然:卓立貌。

    41、亭育:1.養(yǎng)育;培育。

    42、亭主:驛亭的管理人。

    43、亭寺:驛站。寺,辦公的官署。

    44、亭灶:1.煮鹽的灶。

    45、亭壁:亭燧和軍營。

    46、亭侯:爵位名。漢代食祿于鄉(xiāng)﹑亭的列侯。

    47、亭歷:(1)又寫作“葶藶”,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藥

    48、亭閣:1.亭臺樓閣。

    49、亭當(dāng):妥當(dāng);合宜。

    50、亭彩:1.舊時辦喪事用的紙扎的亭樓﹑銘旌﹑人馬等,于出殯時燒化。2.指出殯時持亭彩的人。

    51、亭子:(1)花園、公園或娛樂場所供游樂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時為裝飾性的 (2)涼亭,常建在花園或花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52、亭館: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

    53、亭勻:均勻,妥貼。

    54、亭民:1.驛亭附近的居民。2.即亭戶。

    55、亭障:亦作'亭鄣'。 古代邊塞要地設(shè)置的堡壘。

    56、亭立:直立;聳立。

    57、亭場:1.古代煮鹽的地方。

    58、亭臯:水邊的平地。

    59、亭宇:泛指亭臺樓閣。

    60、亭菊:基本意思為挺拔秀麗的菊花。

    61、亭面:刻面寶石腰部以下,除底面之外的所有翻面,包括亭部主翻及下分裂翻。

    62、亭子間:(1)〈方〉上海一些舊式樓房中的一種狹小黑暗的小房間,位于房子后部的樓梯中間



    亭字中間的組詞

    1、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行書法帖。

    2、瓦亭仙:鸛的別名。

    3、鼻亭山:古山名。在今湖南道縣。

    4、柯亭竹:柯亭為椽之竹。漢蔡邕取以制笛。后借指美笛或比喻良才。南朝梁武帝《詠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復(fù)抑揚。"

    5、蘭亭春:宋代官釀酒名。

    6、樂亭調(diào):見“樂亭大鼓”。

    7、江亭怨:詞牌名。又名《荊州亭》、《清平樂令》。雙調(diào)。前、后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前、后片逢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用仄聲韻。

    8、敬亭山:山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一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山上有敬亭,相傳為南朝·齊·謝朓賦詩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數(shù)百丈,千巖萬壑,為近郊名勝。

    9、柯亭笛:傳為漢·蔡邕用柯亭竹所制的笛子。后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

    10、鼻亭神:1.舜封象于鼻亭,后人立象祠稱鼻亭神。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毀之。2.指舜弟象。

    11、軒亭口:在浙江紹興城內(nèi),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就義之地。

    12、新亭泣:1.見"新亭淚"。

    13、華亭鶴: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可復(fù)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華亭鶴"。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14、方亭侯:棋盤的別名。

    15、宮亭湖:古彭蠡湖的別稱。因湖旁廬山下有宮亭廟而得名。

    16、居亭主:即居停主人。

    17、蘭亭帖:又稱《禊帖》﹑《蘭亭集序帖》。著名的行書法帖。東晉王羲之書。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謝安﹑孫綽等修禊于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臨流賦詩,羲之草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之。書法遒媚勁健,絕代更無,為隋唐諸家?guī)煼?。惜唐宋兩代,真本已亡。臨摹本甚多,以歐陽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龍本"頗能近真。此外摹寫翻刻者多至數(shù)十百,而善本鮮見。

    18、玉亭亭:1.猶亭亭玉立。2.高潔貌。

    19、神亭嶺: 神亭嶺位于吳郡的西郊外,這里景色非常優(yōu)美。

    20、山亭柳:詞牌名

    21、省亭隧: 省:裁剪。亭隧,也寫做“亭燧”。

    22、瓦亭僊:鸛的別名。

    23、鄉(xiāng)亭主: 中國古代皇室女子。

    24、樓閣亭臺:意思是泛指高大富麗的建筑群。

    25、郵亭醉尉:《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后因以"郵亭醉尉"為官吏干涉夜游者的典故。

    26、撮角亭子:四檐有尖角而上翹的亭子。

    27、亭亭秀秀:形容身材修長,容貌﹑體態(tài)俊美。

    28、樂亭大鼓:又名樂亭調(diào)。曲藝的一種。

    29、南亭亭長:清末李寶嘉的別號。著有《官場現(xiàn)形記》﹑《文明小史》﹑《庚子國變彈詞》等作品。對清廷官吏的昏庸腐敗﹑貪污納賄等有所暴露。

    30、昌亭之客:下鄉(xiāng)(屬江蘇省淮陰市)南昌亭長的食客。原指漢淮陰侯韓信。后以借指懷才未遇而暫寄人籬下者。

    31、亭亭當(dāng)當(dāng):猶亭當(dāng)。

    32、亭亭裊裊:形容女子修長的身材和輕盈的體態(tài)。

    33、云亭山人:清·孔尚任的別號。

    34、亭亭植立:形容花木主干挺拔。

    35、亭亭款款:形容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

    36、歌風(fēng)亭長:指漢高祖劉邦。邦曾為泗水亭長﹐又作過《大風(fēng)歌》﹐故稱。

    37、淵亭岳峙: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38、曝書亭詞:詞集。清代朱彝尊作。

    39、醉翁亭記:《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章。



    亭字結(jié)尾的組詞

    1、灞亭:1.灞橋長亭。古人多于此送別。

    2、涼亭:(1)常建在花園或公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或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3、崗?fù)ぃ?1)值崗警衛(wèi)的小屋或亭子 (2)哨兵或警衛(wèi)用的小而簡陋的掩蔽所或房子

    4、崗?fù)ぃ?1)值崗警衛(wèi)的小屋或亭子 (2)哨兵或警衛(wèi)用的小而簡陋的掩蔽所或房子

    5、孟亭:亭名。在今湖北省鐘祥縣境內(nèi)。

    6、螺亭:古亭名。故址在今江西省贛州市。

    7、猇亭: 古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境長江東岸。

    8、戲亭:古地名。在今陜西·臨潼東北戲水西岸。一名幽王城、幽王壘。相傳周幽王寵褒姒,舉烽火戲弄諸侯,后被犬戎擊敗,身死于此。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渭水三》。

    9、路亭:1.建筑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

    10、話亭:(1)電話亭

    11、置亭:驛置郵亭。

    12、赤亭:1.古地名。唐時曾在西州(轄境當(dāng)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盆地一帶)置安西都護府。赤亭即在西州蒲昌(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北,唐政府于此設(shè)戍,名赤亭守捉,為赴安西必經(jīng)之路。2.古地名。在今浙江富春江邊。

    13、短亭:(1)離城五里的亭子叫短亭(離城十里的亭子叫長亭)

    14、魂亭:舊俗出葬時安置死者靈牌的紙亭。

    15、亭亭:(1)高聳直立的樣子 (2)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16、列亭:1.古時排列在邊境上偵察敵情的瞭望所。

    17、石亭:石造的亭子。

    18、松亭:松間之亭。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河北·寬城縣西南。地勢險要,為戰(zhàn)略要地,宋·遼時自燕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寧城西)的交通要道。

    19、報亭:(1)專門賣報刊雜志的小店鋪,外形像亭子

    20、碑亭:(1)對石碑起保護作用的亭子

    21、羅亭:長篇小說。俄國屠格涅夫作于 年。外省一女地主家接待了一位貴族青年羅亭,他的舉止談吐令主人的女兒娜達麗亞傾心。她不顧母親反對要隨他出走,但羅亭卻猶豫退縮。幾年后,他仍一事無成。小說 年新版本的結(jié)局則是羅亭在 年的巴黎巷戰(zhàn)中陣亡。

    22、解亭:猶廨舍。

    23、溪亭:臨溪水的亭子。

    24、新亭:1.亭名。故址在今江蘇省江寧縣南。三國吳建﹐名臨滄觀。晉安帝隆安中丹陽尹司馬恢之重修﹐名新亭。東晉時為京師名士周顗﹑王導(dǎo)輩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參見"新亭淚"。

    25、汾亭:隋王通因上策不用,退居河汾之間,授徒自給,嘗講學(xué)游憩于汾亭。確址已不可考。

    26、岧亭:暫無釋義

    27、玄亭:漢·揚雄曾著《太玄》,其在四川·成都住宅遂稱草玄堂或草玄亭,亦簡稱“玄亭”。

    28、官亭:古代供過往官吏食宿的處所。

    29、蘭亭:1.亭名。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之蘭渚山上。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謝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蘭亭集序》。2.指《蘭亭帖》。3.見"蘭亭春"。

    30、宮亭:即宮亭湖。

    31、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 指福建武夷山。因山上有幔亭峰勝境,故稱。

    32、梅亭:觀賞梅花的亭閣。

    33、龍亭:即香亭。結(jié)彩為亭以盛香爐。也稱香輿、香車。即龍庭。朝廷。元時建康·鐘山·冶亭。

    34、宋亭:宋玉故宅中的亭子。

    35、謝亭:1.亭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郭外。相傳為謝朓送范云赴零陵之地。唐李白有《謝亭》詩。亦省稱"謝亭"。

    36、邊亭:1.邊地的亭。亭是秦漢時鄉(xiāng)以下的一種行政機構(gòu)。2.邊地的驛亭。3.邊地的亭燧﹑亭障。4.泛指邊疆。

    37、平亭:謂研究斟酌,使得其平。亦泛指評議。

    38、皋亭:亦作'皋亭'。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郊。南宋時為臨安防守要隘﹐元兵至﹐宋君臣在此投降。俗稱半山。

    39、樟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為觀潮勝地。

    40、孤亭:1.孤立的亭子。

    41、同亭: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42、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43、縣亭:1.泛稱一般地方行政機關(guān)。亭為秦漢時鄉(xiāng)以下的一種行政機關(guān)。

    44、丘亭:空亭。

    45、稱亭:1.亦作"稱停"。2.稱量平正。比喻公正﹐恰當(dāng)。

    46、湖亭:建于湖邊的亭。

    47、香亭:內(nèi)置香爐的結(jié)彩小亭。可抬,舊時賽會﹑出殯用之。

    48、驛亭:驛站所設(shè)的供行旅止息的處所。古時驛傳有亭,故稱。指管理驛亭的人。

    49、園亭:(1)由藤本或樹枝或由攀緣灌木或藤本覆蓋的格子細(xì)工構(gòu)成的亭子;有蔭的隱蔽處

    50、池亭:池邊的亭子;水池和亭臺。

    51、紅亭:1.紅色的亭子。2.猶長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別之處。

    52、客亭:1.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2.猶驛亭。古代迎送官員或賓客的處所。

    53、爐亭:專供歲末或冬季安放火爐的亭子。

    54、山亭:泥制風(fēng)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統(tǒng)稱。

    55、射亭:習(xí)射之亭。

    56、茶亭:(1)出售茶水的小亭或小房間

    57、擡亭:即抬閣。

    58、鼻亭:1.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北,接永州市界。相傳舜封弟象于此。2.指舜弟象。亦借指動物之象。

    59、徼亭:邊境的哨所。

    60、三亭:1.三個亭障。2.亭名?!妒酚洠饿虏虧闪袀鳌?"王稽知范雎賢,謂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與私約而去。"司馬貞索隱:"三亭,亭名,在魏境之邊,道亭也,今無其處。一云魏之郊境,總有三亭,皆祖餞之處。"一說在汴州尉氏縣西南。見張守節(jié)正義引《括地志》。3.同"三停"。

    61、市亭:1.市吏治事之所。2.市中高大的樓亭。3.指市中酒樓。

    62、井亭:遮蔽水井的亭子。

    63、柯亭:古地名。又名高遷亭。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以產(chǎn)良竹著名。見“柯亭笛”。

    64、青亭:1.蜻蜓的別名。

    65、苕亭:高峻貌。

    66、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67、子亭:1.小亭。

    68、書亭:(1)銷售書刊的像亭子樣的小房子

    69、戎亭:邊境哨所。

    70、鄉(xiāng)亭:1.鄉(xiāng)中公舍。漢制,百戶為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鄉(xiāng),每亭設(shè)公舍一間,供行人止息。2.爵名。漢制列侯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3.猶鄉(xiāng)里,同鄉(xiāng)的人。

    71、齋亭:供齋祠用的亭子。

    72、享亭:墳前供祭祀的建筑。

    73、水亭:臨水的亭子。

    74、吳亭:1.地名,即庱亭。在今江蘇丹陽縣東﹑武進縣西,三國吳孫權(quán)曾射虎于此。2.泛指吳地之亭。

    75、鵠亭:古亭名。地在廣東省肇慶市南。

    76、御亭: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所建的亭子,后即以為地名。

    77、云亭: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稱。古代帝王封禪處。 2.對亭子的美稱。 3.即云亭山人。

    78、燕亭:休息用的亭子。

    79、都亭:都邑中的傳舍。秦法,十里一亭。郡縣治所則置都亭。

    80、街亭:1.亦稱"街泉亭"。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師祁山,先鋒馬謖為魏將張合戰(zhàn)敗于此。2.古地名。在今甘肅省永登縣北。東晉時,禿發(fā)烏孤與呂光戰(zhàn)于此。

    81、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82、竹亭:1.竹林中的亭子。宋楊萬里有《又題寺后竹亭》詩:"行盡空房忽畫闌﹐竹光和月入亭寒。"2.用竹建造的亭子。

    83、旗亭:1.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 2.酒樓。懸旗為酒招,故稱。

    84、風(fēng)亭:亭子。

    85、郵亭:(1)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處所;驛館 (2)郵局在街道上、廣場上或公園里設(shè)立的收寄郵件的處所

    86、錦亭:1.指成都錦江亭。

    87、商亭:為便利居民或過往行人購買商品而開的小商店。因其多設(shè)在象亭子的小屋中,故稱。

    88、抬亭:即抬閣。

    89、考亭:在今福建建陽西南。相傳五代南唐時黃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簡稱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滄洲精舍。宋理宗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賜名考亭書院。此后因以"考亭"稱朱熹。

    90、玉亭:玉立。

    91、涼亭:(1)常建在花園或公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或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92、祭亭:1.舊時出喪所制作的一種轎亭,常用以供奉祭文。

    93、危亭:聳立于高處的亭子。

    94、勻亭:(1)〈方〉均勻;適中 (2)穩(wěn)重

    95、酒亭:設(shè)有酒座的亭子。

    96、五亭:古跡名。

    97、長亭:(1)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shè)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餞別親友

    98、調(diào)亭:1.見"調(diào)停"。

    99、講亭:指四周無墻猶如涼亭的講堂。

    100、孺亭:漢徐穉(字孺子)之祠。故址在今南昌市。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筆劃9
    • 繁體
    • 五筆YPSJ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象形。戰(zhàn)國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為從高省,丁聲。本義:古代設(shè)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同本義。后指驛亭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樓?!墩f文》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兑磺薪?jīng)音義經(jīng)》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夺屆め寣m釋》為泗上亭長?!稘h書·高祖紀(jì)》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獣x·干寶《搜神記》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畎住镀兴_蠻》如:亭郵(驛站);亭民(驛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驛亭。寺,辦公的官署);亭舍(驛亭的客舍);亭傳(客棧);亭置(郵亭驛站);亭驛亭子。有頂無墻,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西蜀子云亭?!度龂尽ぶT葛亮傳》常記溪亭日暮?!巍だ钋逭铡度鐗袅睢吠|自足下皆云漫?!濉ひω尽兜翘┥接洝吠の饔嗅缝?。又如:亭榭(亭閣臺榭);亭館(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亭檻(亭子的欄桿;亭子);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筑物的庭園或花園);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舊時辦喜事扎的亭樓、銘旌)古代設(shè)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fù)ぐ俨揭煌ぃ咴伤某?,厚四尺,為閨門兩扇。——《墨子》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又如: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fù)ず蜖I壘);亭吏(亭長);亭佐(亭長的副手);門亭(設(shè)于城門處的亭);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像亭子的小房子。如:書亭;郵亭;亭場(賣鹽的地方);亭子間山梨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xiāng)?!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動〉養(yǎng)育。如:亭育(養(yǎng)育,培育);亭毒(養(yǎng)育;化育)停止。同“停”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漢書·西域傳上》又如:亭當(dāng)(完畢,妥當(dāng));亭居(水靜止的樣子)〈形〉適中,均衡。如:亭勻(均勻,妥貼)直。姿勢挺立的或筆直。如:亭立(直立;聳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長,容貌、體態(tài)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當(dāng)當(dāng)(妥當(dāng);合宜);亭亭裊裊(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和體態(tài)輕盈)正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逗褪穼m贊》又如:亭決(公平的判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