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組詞
反饋于怎么組詞?一年級于字組詞有那些?
于組詞語共270個,其中于開頭的詞語70個,于結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100個。
于字組詞: 于今、 于闐、 于蔿、 于越、 于窴、 于虖、 于是、 石于菟、 青于藍、 敷于散、 極于臺、 燕于飛、 淳于姓、 敏于行、 寓于、 在于、 基于、 關于、 單于、 終于、 等于、 ... 這些于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于字開頭的組詞
1、于今:(1)至今 (2)如今;到現(xiàn)在
2、于闐:地名。位于新疆省南部,瀕克里雅河西岸。為南疆綠洲之一,有漢、回兩城,回城較繁榮。
3、于蔿:《于蔿于》之省稱。
4、于越: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內(nèi)。2.指其所居之地。唐獨孤及《題思禪寺上方》詩:"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說即吳越。3.官名。契丹最尊之職,遼太祖即位前即因戰(zhàn)功顯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禪稱帝。遼設大于越府,大于越無所職掌,其位則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參閱《遼史.太祖紀上》﹑《百官志一》與《國語解》。
5、于窴:地名。位于新疆省南部,瀕克里雅河西岸。為南疆綠洲之一,有漢、回兩城,回城較繁榮。
6、于虖:同“於乎”。
7、于是:(1)緊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現(xiàn)某種結果
8、于檡:虎的別稱。
9、于鑠:嘆詞。表贊美。
10、于皇:1.嘆詞。用于贊美。2.借指帝王。
11、于謳:詠嘆歌吟。
12、于呼:(1)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2)指人喪命
13、于粲:1.對鮮明美好的贊嘆。
14、于嘑:(1)嗚呼
15、于茲:1.在此。2.于今,至今。3.當今,今世。
16、于喁:相和之聲。
17、于差:選擇。于,語助詞?!对姡愶L.東門之枌》:"谷旦于差,南方之原。"鄭玄箋:"差,擇也。"朱熹集傳:"差擇善旦以會于南方之原。"一說同"于嗟",《韓詩》"差"作"嗟"。
18、于歸:指女子出嫁。
19、于戲:1.亦作"于熙"。2.猶于乎。感嘆詞。
20、于咨:吁嗟;嘆息。
21、于赫:嘆美之詞。
22、于陵:地名。借指陳仲子。因居于陵﹐故稱。
23、于此:在此。 如此。 至此;至今。
24、于兒:傳說中的神名。
25、于乎:同“嗚呼”。
26、于氏:1.同"于是"。2.氏,通"是"。
27、于何:為何;如何。 什么。于,助詞。
28、于胥:觀察。于,語助詞。
29、于陸:古代百濟國對王妃之稱。
30、于飛:指鳥類比翼偕飛。
31、于穆:1.對美好的贊嘆。
32、于焉:從此;于此。
33、于時:(1)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34、于于:自得貌。 相屬貌。 多難貌,屈曲貌。
35、于斯:1.在這里。 2.于斯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6、于鵲:烏鵲。
37、于張:西漢于定國張釋之的并稱。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時任廷尉,執(zhí)法皆審慎。后因以"于張"稱決獄審慎,執(zhí)法公正者。
38、于徐:安然自得貌。
39、于嗟:1.嘆詞。表示贊嘆。2.嘆詞。表示悲嘆。
40、于邁:1.猶于征。
41、于思:(1)常疊用,表現(xiàn)胡子極多
42、于邑:亦作'于悒'。 憂郁煩悶。 猶嗚咽。
43、于以:猶言于何。在何處。 猶言于何。用什么。 猶言至于。 猶是以。
44、于叟:即于公。
45、于然:舒徐貌。
46、于濟:猶接濟。于﹐助詞。
47、于腮:(1)常疊用,表現(xiàn)胡子極多
48、于熙:見"于戲"。
49、于諸:安置?!豆騻鳎Ч辍?"景公死而舍立,陳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何休注:"于諸,置也,齊人語也。"一說"諸"語中助詞,見劉淇《助字辨略》卷一。
50、于役:行役。謂因兵役﹑勞役或公務奔走在外。
51、于鼎:謂居三公之位。
52、于則:人名。傳說為始制鞋者。
53、于征:遠行。
54、于遮:歌曲名。
55、于摧:謫罰。于,語助詞。
56、于悒:1.見"于邑"。
57、于夷:中國上古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
58、于茅:于:在這里表示動作行為,譯為“去”“到”“往”。茅:本意為茅草,這里名詞動用,取茅之意,譯為割草。
59、于蔿于:1.歌曲名。為唐人元德秀所作。2.泛指歌曲。
60、于是虖:見“于是乎”。
61、于微閭:神話中的山名。
62、于是乎:連詞。于是。表承接。
63、于陵子:即於陵子仲。
64、于氐根:指漢末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的稱號。
65、于是之:(1927-)演員。原籍天津,生于北京。曾就讀于北京大學西語系。后任祖國劇團、北平藝術館演員。建國后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院長。主演話劇《龍須溝》、《茶館》、《關漢卿》和電影《青春之歌》等。
66、于是呼:連詞。于是。表承接。
67、于飛樂:詞牌名。一名鴛鴦怨曲,雙調(diào),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三平韻。參閱《詞譜》卷十六。曲牌名。高平調(diào)。見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
68、于是焉:1.猶于是乎。
69、于右任: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于村,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70、于育克: 原始時期的一種建筑形式。
于字中間的組詞
1、石于菟:石老虎。
2、青于藍:(1)藍:蓼藍草,可作染料。謂從蓼藍草中提煉出的靛青,顏色比蓼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3、敷于散:魏晉時期中藥名。相傳用柏子仁﹑麻仁﹑細辛﹑干姜﹑附子等調(diào)和而成。
4、極于臺:臺名。故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南驪山上。
5、燕于飛:《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中詠送別,以"燕燕于飛"起興。后因以"燕于飛"為送別之典。
6、淳于姓: 淳于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以國名為氏。周武王滅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國姜姓淳于公封在州邑(今山東省安丘縣),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
7、敏于行: 在行動方面敏捷。
8、鮮于樞:1.元代書法家、詩人。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等,大都人,一作漁陽人。官太常寺典簿。工詩。擅書,楷、行、草兼長。尤以草書享名,懸腕用中鋒,筆力遒勁。有書跡《透光古鏡歌》等存世。著有《困學齋集》、《困學齋雜錄》。
9、等于零: 跟零相等,指沒有效果或不起作用:說了不辦,還不是~。
10、關于嶺: 沒有人攻打的安全地方。
11、擬不于倫: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12、耿耿于心:心中有事不能開懷。
13、復于左轂:語本《禮記.雜記上》:"諸侯行而死于館,則其復如于其國;如于道,則升其乘車之左轂,以其綏復……大夫士死于道,則升其乘車之左轂,以其綏復。"孔穎達疏:"如,若也;道,路也。謂若諸侯在道路死,則復魄與本國異也。乘車,其所自乘之車也。其復魄,則俱升其所乘車左邊轂上而復魄也。此車以南面為正,則左在東也,升車左轂,象在家升屋東榮也。"后因以"復于左轂"謂大官死于旅途。
14、敗于垂成:謂臨近成功時遭到失敗。
15、鄙于不屑:鄙:粗俗卑鄙。不屑:認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顧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賤,叫人看不上眼。
16、棲鳥于泉:亦作'棲鳥于泉'。 使鳥停息于泉中。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事。
17、龜長于蛇:參見:龜長于蛇,龜長于蛇
18、游于三輔:(1)游:考察、學習。今有雙音詞“游學”。三輔:漢朝以京兆尹(今西安以東至華縣一帶)、馮翊郡(今西安東北到朝邑一帶)、扶風郡(今西安以西到寶雞一帶)為三輔,意為京城的三個依憑屏障
19、有生于無:我國古代哲學思想。
20、脛大于股:1.猶言本小末大。舊時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21、輕于鴻毛:(1)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價值輕微
22、誾誾于于:和樂自得貌。
23、易于拾遺:猶易如反掌。
24、委過于人:形容嫁禍給別人。
25、訚訚于于:和樂自得貌。
26、止于至善:謂處于最完美的境界。
27、棄甲于思:《左傳·宣公二年》:'宋城,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棄甲復來。''杜預注:'于思,多鬢之貌。'本為宋筑城者譏笑絡腮胡子敗將華元之語,后用'棄甲于思'戲謔應試落第。
28、急于事功:事:事業(yè);工:功績。指做事急于求成。
29、遷怒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30、藏富于民: 見“藏富于民”。
31、幸免于難:幸運地躲避了災難。
32、止步于此: 到這里就停止了腳步。意思不想繼續(xù)發(fā)展下去了。
33、血濃于水:“血濃于水”是用來形容親情的成語。
34、濫于充數(shù):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shù)。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nèi)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35、隕絕于地: 昏迷倒在地上。隕,墜落;毀壞;古同“殞”,死亡。
36、熟稔于心: 指非常熟悉。多用來表示對一件事物或一種題目比較熟悉。
37、情郁于中:指意念專一,不因外界影響而動心。后亦指內(nèi)心毫無觸動,對事情毫不在意。
38、于公于私:漢于定國父于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羅文法者于公所決皆不恨”。于公亦自謂“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币姟稘h書·于定國傳》。后因以“于公無枉”謂為官明察善斷,執(zhí)法公平。
39、忠于職守:忠誠地對待本職工作,一絲不茍。
40、急于心切: 心情十分著急迫切。
41、于情于理: 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道理上。
42、宣之于口: 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意思。
43、言止于心:沒有根據(jù)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jīng)不起分析。
44、媚于俗世: 對于世俗,刻意迎合。常指一些庸俗的人,刻意的沒原則地做一些去迎合某些人或者事。
45、爛熟于心: 形容對某件事情或者事物的發(fā)展情況在心里記得很清楚。爛熟:極其透徹周詳;極其熟悉、熟練。
46、嫻于辭令:對社交、外交場合中得體的應對言辭很熟悉,即口才很好。
47、深藏于心: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不說出來。
48、拙于言辭: 指不善于表達。
49、寄情于物: 把自己的情寄托在物的身上。
50、謹記于心:心中沒有抵觸。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參見:[[莫 逆]]
51、安于一偶:畢其功于一役bìqígōngyúyīyì希望大打一仗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比喻把許多任務集中起來經(jīng)過一次努力來完成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義,希望畢其功于一役,能把中國的民族革命與社會革命一次完成,可惜未能如愿
52、異于常人:與平常人不同。
53、無愧于心: 反躬自問,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問:不是提問,而是自問。愧:愧疚,羞愧,羞慚。
54、疏于實事: 疏,疏遠,生份。1、只會紙上空談理論,不做實事。暗喻那些只說不做,或說話不切實際的人。2、不關心現(xiàn)實正事。
55、眼高于頂:眼光高。比喻藐視,看不起或要求高。
56、始于初見:千里遠的路程,須從邁第一步開始。比喻事情總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而成。
57、喜于言表:溢于言表yìyúyánbiǎo情感外露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58、受之于人:自己不能作抉擇,受到別人的控制、指使,沒有自我的能動性。
59、吐珠于澤: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60、集于一身: 集:這里指匯集,聚集,全部在一點上。比喻事物集聚匯合。
61、止乎于禮: 受禮節(jié)的約束。
62、間于齊楚:(1)服裝整齊漂亮
63、久孤于世:有真才實學的人,由于不被世人了解或受到別人的排擠而長期處于孤獨的境遇之中。
64、月離于畢:天象,月兒投入畢星,有雨的征兆。
65、同歸于寂:歸于guīyú∶屬于 多指抽象事物 榮譽歸于集體。 ∶以…為結果風停了,咆哮的大海也漸漸歸于平靜。
66、窮于應付:喻意使人的精力消磨耗散,身心不能集中,時間浪費,以有限的生命應對無窮的事物,且收獲不能滿足期望,甚至在歷史的社會的系統(tǒng)中處于被動境地;物力、財力以及其他可支配的社會資源,自然資源,甚至軍事資源不能獨立,不能隨著主觀意愿自由支配,合理組織,發(fā)揮其應有的合理功效以達到目標體系成立
67、諉過于人: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68、心系于你: 心放在了你的身上,意思是關心你。
69、問政于民: 問政于民,就是各級政府通過各種方式直接聽取普通百姓建議和意見,以使政府的政策更加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這是中國政治文明進步的象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這是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開展以來呈現(xiàn)的一大亮點和特色。不少地方、單位和部門把這“三問”作為一個重要理念予以始終堅持,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扎實付諸實踐,不僅使活動向縱深推進,更在深入人心中贏得民心。
70、勿施于人:自己不希望他人對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種言行對待他人。
71、血溶于水:救:拯救;水火:比喻災難。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72、悖于常理: 悖:違背。悖于常理,違背了常規(guī)的道理。
73、瀆于職守: 褻瀆自己的職業(yè)操守,職業(yè)道德,做出違法的事。
74、東漸于海:《易?漸》:“初六,鴻漸于干”,“六二,鴻漸于磐”,“九三,鴻漸于陸”。以次而進,漸至高處。后世因以“鴻漸于干”指始入仕途。
75、不絕于口: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76、茍活于世:指茍且活命。
77、耽于享樂:享樂主義xiǎnglèzhǔyì[hedonism;pleasure-seeking;self-indulgence]以快樂說為準則的生活方式
78、無裨于事:無濟于事wújìyúshì對解決問題毫無濟助以為無濟于事也。
79、因糧于敵: 因:憑借。從敵人處取得糧草。
80、斬于馬下: 它指的是一方將領(一般是騎馬的)在戰(zhàn)斗中將對方的將領(也是騎馬的)從馬背上斬落到馬的下面,從而導致對方將領死亡。
81、不困于情:理性對待問題,不感情用事。
82、不形于色: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xiàn)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yǎng),感情不外露。
83、牢記于懷:牢牢記在心里。
84、善于言辭: 很會說話,很會表達。
85、緣盡于此: 緣分就到此為止。
86、擬不于倫: 見"擬非其倫"。
87、致知于行:儒家哲學用語。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漢鄭玄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兇之所終始';宋朱熹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明王守仁則認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參見'致良知'。
88、記恨于心:把仇恨怨恨就在心里。
89、繩之于法:謂以法律為準繩來加以懲治。指對違法者執(zhí)行法律。
90、翰音于天:雞的代稱。 飛向高空的聲音。比喻徒有虛聲。
91、采芹于泮:指入學,或指考中秀才成了縣學生員。毛詩序:「〈泮水〉,頌僖公能脩泮宮也。
92、不惑于情:在感情的問題上很理智,不會困惑或者迷茫。
93、善于辭令:善于辭令的意思是很會說話,形容一個人善于運用語言技巧。舉例:《晏子使楚》。
94、暗于大理: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95、安于覆盂:安于覆盂,讀音ānyúfùyú,漢語詞語,意思是比翻過來放著的盂還要安穩(wěn);比喻非常穩(wěn)固。
96、難于置信: 置:使得,讓。放置。信:相信。事情發(fā)生得出乎意料,讓人難以相信。不容易相信。
97、爛熟于胸: 在心里掌握得及其熟練熟悉。
98、侍于親長: 在父母親等長輩面前侍候。
99、仰給于人:見:被;棄:遺棄,拋棄。被別人拋棄。
100、流傳于世:公諸于世gōngzhūyúshì向社會上公開,使人們知道必須把這件事公諸于世 也說“公諸于眾”
于字結尾的組詞
1、寓于: 包含在(其中):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2、在于:(1)正是;就是 (2)取決于;決定于
3、基于:(1)由于 (2)鑒于 (3)根據(jù)
4、關于:(1)——引進動作、行為涉及的范圍或事物,組成介詞結構,用在主語前面,作狀語 (2)——介紹事物涉及的范圍或內(nèi)容,組成介詞結構,用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前面,作定語,跟中心詞之間一般要用“的” (3)就…而言
5、單于:(1)漢時匈奴人對其君主的稱呼。泛指外族首領
6、終于:(1)表示下文是最終出現(xiàn)的情況 (2)畢竟
7、等于:(1)一樣,沒有區(qū)別
8、歸于:(1)屬于(多指抽象事物) (2)以…為結果
9、歸于:(1)屬于(多指抽象事物) (2)以…為結果
10、難于:(1)相當不容易
11、鑒于:(1)關于;考慮到 (2)由于,按照,根據(jù)
12、敢于:(1)有勇氣做某事
13、介于:(1)發(fā)生或處于兩事之間
14、對于:(1)介詞。表示人、事物、行為之間的對待關系
15、至于:(1)表示程度、范圍 (2)表示另提一件事 (3)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為現(xiàn)代漢語所沿用
16、由于:(1)因為
17、處于:(1)居于某種地位或狀態(tài)
18、便于:(動)使(做某事)容易:~工作|~解決。
19、況于:連詞。何況。
20、樂于:(1)樂意
21、鋪于:舒展﹐開舒。
22、錞于:(1)古代一種銅制樂器
23、頻于:(1)臨近
24、限于:(1)受某些條件或情形的限制;局限在某一范圍之內(nèi)
25、見于:(1)即出現(xiàn)于
26、瀕于:(動)臨近;接近:~破產(chǎn)。
27、善于:(1)在某方面具有特長 (2)擅長
28、屬于:(1)歸于某一方面;為某一方面所有
29、刑于:1.亦作"刑于"。2.謂以禮法對待。3.指夫婦和睦。
30、戾于:至于。
31、慣于:(1)習慣于某種事情或情況
32、有于:猶友于。兄弟。有﹐通"友"。
33、甘于:(1)愿意;樂意;情愿
34、幾于:近于;幾乎。
35、揜于:謂猛獸。
36、多于:(1)較大,較多
37、勇于:(1)臨事不退縮;不推委
38、將于:古代樂器名。鐘的一種。形如瓦缶。腹圓口小。
39、唱于:語出《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成玄英疏:"于﹑喁,皆是風吹樹動前后相隨之聲也。"后比喻起帶領或倡導作用。
40、譬于:猶譬如。
41、淳于:(1)復姓
42、扶于:亦作'扶于'﹑'扶與'。猶扶搖。盤旋升騰貌。 亦作'扶于'﹑'扶與'。旋轉(zhuǎn)貌。 謂勉強扶持。
43、近于:(1)時間接近,不遠 (2)在種類或性質(zhì)上趨于相近
44、鮮于:(1)——復姓
45、利于:(1)對于…有益處
46、相于:相厚;相親近。
47、精于:(1)精通;擅長
48、繇于:由于。繇,通"由"。
49、工于:長于;善于:~心計ㄧ他~工筆花鳥。
50、過于:(1)過分——用在形容詞或表示心理狀態(tài)的動詞前面,表示程度或數(shù)量超過了限度 (2)過分,格外地,過分地
51、陷于: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52、長于:(1)善于做某事;擅長
53、睢于:1.渾樸貌。2.睜眼仰視貌。3.亦作"睢于"。喜悅貌。
54、軒于:1.亦作"軒芋"。2.蕕草。
55、友于:(1)《尚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56、苦于:為某種情況所苦惱。
57、位于:(1)占據(jù)某個相對地點或位置
58、依于:謂相依。
59、護于:漢時匈奴左賢王的改稱。
60、急于:(1)著急地想來或去
61、朱于:1.古樂曲名。傳為舜時羲伯所作。
62、林于:1.亦作"林于"。2.竹名。亦泛指竹。
63、于于:自得貌。 相屬貌。 多難貌,屈曲貌。
64、合于:(1)符合
65、諸于:1.亦作"諸衧"。2.古時婦人穿的寬大上衣。3.泛指婦人裝束。
66、悒于:猶嗚咽。
67、宣于:復姓。十六國時漢國劉淵有太史令宣于修之。見《晉書.劉元海載記》。
68、宜于:(1)適合于某一方面
69、易于:(1)可能性很大;容易
70、終于:(1)表示下文是最終出現(xiàn)的情況 (2)畢竟
71、始于:千里遠的路程,須從邁第一步開始。比喻事情總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而成。語出《老子》:“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2、囿于:局限于的意思
73、之于:"......對于......來說,(就像是......)”
74、安于:安心于
75、出于:由于,因為。
76、用于:用于后面跟的句子是表示用途,用以后面跟的句子是表示要實現(xiàn)什么目的。
77、源于:是“來源于”的意思,根源,起源,產(chǎn)生。
78、忠于:(動)忠誠地對待:~人民。
79、居于:處在(某個地位)。如:居于領導地位。
80、亞于:意思是次于,比不上。
81、少于:比這個數(shù)小。
82、忙于: 忙著做(某方面的事情):~收集資料。整天~家務。
83、懾于:指對 感到害怕 恐懼 。
84、勝于:坐鎮(zhèn)指揮千里之外的戰(zhàn)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85、小于:小于等于是一種判斷方式,用來表示不等式左側的值小于等于不等式右側的值,符號為“≤”。
86、定于:漢語詞匯,介詞,起時間限制作用。
87、迫于:(1)受到某種壓力或限制
88、莫過于:(1)沒有超過…的
89、不至于:(1)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地步
90、萬紐于:復姓。北周有萬紐于瑾。見《周書.唐瑾傳》。
91、勿忸于:復姓。
92、歸因于:(1)把…解釋為由…引起或造成
93、于蔿于:1.歌曲名。為唐人元德秀所作。2.泛指歌曲。
94、何至于: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至于。
95、大單于:匈奴君主的尊號。 唐大角曲名。
96、小單于:唐大角曲名。
97、歸咎于:(1)歸罪,把罪過推給別人歸咎于客觀原固
98、甚至于:猶甚而至于。
99、五單于:西漢后期,匈奴勢弱內(nèi)亂,分立為五個單于:呼韓邪單于、屠耆單于、呼揭單于、車犁單于、烏藉單于。五單于互相爭斗,后為呼韓邪單于所并。見《漢書?匈奴傳下》。泛指匈奴各部首領。
100、僅次于:(1)緊跟著或緊靠著(如空間、時間或重要性) (2)級別低于,順序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