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答應(yīng);hAo86.com允許:承~|許~|應(yīng)~。
(2)(名)答應(yīng)的聲音:~然|唯唯~~。
副詞
(1) (形聲。從言,若聲。本義:表示)
(2) 同本義(一般用于上對下、尊對卑或平輩之間,卑對尊用“謹諾” )
諾,應(yīng)也。——《說文》。按,應(yīng)詞也。緩應(yīng)曰諾,疾應(yīng)曰唯。
莫敢不諾?!对姟旐灐らs宮》
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薄稇?zhàn)國策·趙策四》
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稇?zhàn)國策·齊策》
(3) 又如:諾諾(連聲應(yīng)諾);諾唯(應(yīng)諾);諾許(許諾;應(yīng)允)
(4) 古時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許可叫“諾”,猶今簽字
是誰畫諾誰傳詔,一紙明貽萬國羞!——清· 黃遵憲《述聞》
諾【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喏《唐韻》《正韻》奴各切《集韻》《韻會》匿各切,囊入聲。《說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韻》應(yīng)聲?!对姟旐灐纺也恢Z?!豆{》應(yīng)辭也?!抖Y·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对]》唯速而恭,諾緩而慢。
又《投壷》大師曰諾。《疏》承領(lǐng)之辭也?!秴侵尽ゎ櫽簜鳌奉欍┟康酶笗莨蜃x之,每句應(yīng)諾。
又《韻會》以言許人曰諾?!蹲髠鳌は迨四辍帆I子許諾?!墩撜Z》子路無宿諾?!妒酚洝ぜ静紓鳌烦V: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独献印さ赖陆?jīng)》輕諾必寡信?!盾髯印ね醢云?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1ff63c99bbcbe6c7d97f62e88ef689da.png" alt="??" class="lm_img" />賞己諾,信乎天下矣?!对]》諾許也。己不許也。
又自輺語。《公羊傳·僖元年》慶父曰:此奚斯之聲也,諾己。《註》諾已,皆自輺語。
又《南史·江夏王鋒傳》鋒五歲,齊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卽工?!杜诉h·紀聞?wù)劇分T侯箋奏皆批曰諾,諾字有尾若風也。
又《字彙補》諾臯,神名?!队详栯s俎》有《諾臯記》。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韓昌、張猛與單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稁煿旁]》今突厥地,諾眞水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諾州,屬靜邊郡,貞觀五年置。
又姓,見《姓苑》。
說文解字
諾【卷三】【言部】
也。從言若聲。奴各切
說文解字注
(諾)也。
者、應(yīng)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蚺紶枏乃??;蜥崛送摹R刹荒苊饕?。大徐於此部增
字。誤矣??诓吭弧N?、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別。統(tǒng)言之則皆應(yīng)也。從言。若聲。奴各切。五部。
諾的方言集匯
◎ 粵語:nok6
諾字組詞造句
諾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