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唐代]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譯文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深秋時節(jié),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手扶百尺垂簾,眼望窗外細(xì)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泝流。閨中的思婦獨守著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愿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厥走叺?,征人久無音訊。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注解

    1
    轆轤: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
    2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里指宮廷園林中的井。
    3
    梧桐: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
    4
    幾樹:多少的樹。樹,這里指梧桐樹。
    5
    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jīng)秋”。
    6
    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
    7
    新愁:指悲秋之愁。
    8
    百尺:這里為約指,極言其長。
    9
    蝦須: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須,所以用“蝦須”作為簾子的別稱。
    10
    玉鉤:玉制的鉤子。
    11
    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
    12
    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春斷,這里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
    13
    雙蛾: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
    14
    皺:起皺紋,指皺眉。
    15
    回首:回望。
    16
    邊頭:指偏僻而遙遠(yuǎn)的地方。
    17
    欲:想要。
    18
    寄:寄托。
    19
    鱗游:游魚,這里借指書信。
    20
    九曲:蕭本二主詞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回曲折,這里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shù)。
    21
    泝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賞析

    上片寫景,先點出“轆轤”、“金井”、“梧桐”三物,不單是寫實,也都有寓意。轆轤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邊常常是女子的懷人之所。轆轤的循環(huán)滾動又與思念的輾轉(zhuǎn)反復(fù)相通,搖著轆轤,情思纏綿,往往是詩詞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邊多種梧桐,“一葉知秋”,秋來梧桐葉兒黃,故梧桐是常見的悲秋意象。這三者位置相關(guān),意義相通,常常被聯(lián)系到一起來寫女子的秋思,如吳均的“玉欄金井牽轆轤”,王昌齡的“金井梧桐秋葉黃”,與這里的“轆轤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個意思。不過,李煜的表達(dá)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強調(diào)了一個“晚”字?!巴怼笨梢灾更S昏,暗示了從早到晚的期盼,有“黃昏望絕”之意?!巴怼币部梢灾盖锷睿怀鑫嗤┤~黃隕落的形象,令人聯(lián)想歲華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來的“幾樹驚秋”,本來是寫人在驚秋,卻道以“樹驚秋”;寫情就更婉轉(zhuǎn),更深沉,并使蕭瑟的秋景與女子的傷情融合到了一起。“晝雨如愁”引出人物。說是“晝雨”,可見是下了一天還沒有停的雨。而這雨是小雨,絲雨,紛紛揚揚,飛飛灑灑,就如同彌漫在人心中的憂愁一樣,無邊無際,無休無止。“百尺蝦須在玉鉤”,是說精美的竹簾掛在鉤上,暗指人的遙望,下啟“回首邊頭”,景物描寫也就由室外轉(zhuǎn)入了室內(nèi)。

    下片抒情,以“瓊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蝦須”,過渡十分自然。這里的“春斷”,要分作兩層意思來理解。一是說春去秋來,時光流逝,歲華漸老,青春不再復(fù)返,故日“斷”。一是說遠(yuǎn)人無消息,任憑思念,深情不得傳達(dá),“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春斷”也就是“情斷”。這兩層意思相輔相映,都在表現(xiàn)思念之深,于是而有“雙蛾”之皺,有“回首”之舉,有“欲寄”之事,更用一連串的動作寫出思念之切。由皺眉,到遙望,到“欲寄鱗游”,思念的感情漸進深化,寫出女子終于決定要以主動的訴說去打動對方的心,以喚回心愛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湃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縱使信寫出,何人可傳寄?何處可投遞?無奈之極??稍绞菬o奈,越見情深。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fēng)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nèi)有思,秋風(fēng)秋雨關(guān)秋思,離情別恨聯(lián)秋怨,寫得婉約蘊藉,回味悠長。后人馬致遠(yuǎn)之《天凈沙·秋思》頗得其婉約韻致。

    作者簡介

    李煜
    李煜[唐代]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更多

    李煜的詩(共145首詩)
    • 《望江梅》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查看譯文
    • 《青玉案》
      梵宮百尺同云護,漸白滿蒼苔路。
      破臘梅花早露。
      銀濤無際,玉山萬里,寒罩江南樹。
      鴉啼影亂天將暮,海月纖痕映煙霧。
      修竹低垂孤鶴舞。
      楊花風(fēng)弄,鵝毛天剪,總是詩人誤。
      查看譯文
    •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查看譯文
    •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查看譯文
    •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fēng)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查看譯文
    • 還家·為客憶歸舍
      于鄴〔唐代〕
      為客憶歸舍,歸來還寂寥。
      壯時看欲過,白首固非遙。
      獨酌幾回醉,此愁終不銷。
      猶殘雞與犬,驅(qū)去住山椒。
    • 嘲染家
      柳逢〔唐代〕
      紫綠終朝染,因何不識非。
      莆田竹木貴,背負(fù)十柴歸。
    • 玉真公主歌
      高適高適〔唐代〕
      常言龍德本天仙,誰謂仙人每學(xué)仙。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種桃年。
      仙宮仙府有真仙,天寶天仙秘莫傳。
      為問軒皇三百歲,何如大道一千年。
    • 誡是非
      劉兼〔唐代〕
      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
      三人告母雖投杼,百犬聞風(fēng)只吠聲。
      辨玉且寬和氏罪,誣金須認(rèn)不疑情。
      因思疇昔游談?wù)撸鶉获Y亦受烹。
    •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
      上官昭容上官昭容〔唐代〕
      帝里重陽節(jié),香園萬乘來。
      卻邪萸入佩,獻(xiàn)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
      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古詩大全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f322c43ac9f322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