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都人士,狐裘黃黃。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彼君子女,綢直如發(fā)。
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
彼君子女,謂之尹吉。
我不見兮,我心苑結。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蠆。
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余。
匪伊卷之,發(fā)則有旟。
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彼君子女,綢直如發(fā)。
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
彼君子女,謂之尹吉。
我不見兮,我心苑結。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
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蠆。
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余。
匪伊卷之,發(fā)則有旟。
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都人士譯文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當日京都的人士,穿著狐裘毛色黃。他們儀容沒改變,說話出口就成章。回到西周舊都城,引得萬民仰首望。
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fā)。我不見兮,我心不說。當日京都的人士,頭戴草笠絲帶飄。嫻雅端莊君子女,稠密頭發(fā)如絲絳。不見往日的景象,心里郁悶又苦惱。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彼君子女,謂之尹吉。我不見兮,我心苑結。當日京都的人士,塞耳晶瑩真漂亮。嫻雅端莊君子女,人稱尹吉好姑娘。不見往日的景象,心中郁郁實難忘。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fā)如蠆。我不見兮,言從之邁。當日京都的人士,絲絳下垂身邊飄。嫻雅端莊君子女,卷發(fā)猶如蝎尾翹。不見往日的景象,跟隨他們身后瞧。
匪伊垂之,帶則有余。匪伊卷之,發(fā)則有旟。我不見兮,云何盱矣。不是故意垂絲帶,絲帶本來有余長。不是故意卷曲發(fā),頭發(fā)本來向上揚。不見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憂傷。
都人士注解
都人士賞析
《都人士》是一首傷離亂之作,《毛詩序》言:“周人刺衣服無常也。古者長民,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歸壹。傷今不復見古人也?!痹娭家衙?,朱熹《詩集傳》申述云:“亂離之后,人不復見昔日都邑之盛,人物儀容之美,而作此詩以嘆惜之也?!庇稍娪^之,概為平王東遷,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傷今之作。 詩五章,每章六句。全詩皆用賦法,平淡的敘述中寄寓著濃烈的感情內容。 第一章開頭便以“彼都人士”仿佛是稱呼又像是敘述的句子面對讀者,同時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一個“彼”字,浸透了詩人的物換之慨,星移之嘆。讀著這樣的詩句,腦海中立即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飽經(jīng)亂離之苦的老人正在用略顯蒼老的聲音告訴后人:“那個時候的京都人士啊……”“狐裘黃黃”是衣著,“其容不改”是容止,“出言有章”是言語,無論哪個方面都雍容典雅,合乎禮儀。那個時候的京都人士是如此可觀可賞,言外之意便是今天見到的這些人物,皆不可同日而語了?!靶袣w于周,萬民所望”,重新回到昔日的周都是人心所向,而人們更為向往的是民生的安定,禮儀的復歸和時代的昌隆。 雖然“彼都人士”衣著、容止和言語都有可贊嘆之處,但最為直觀且可視作禮儀標志的則是衣服之美,因此以下各章多層次不厭其詳?shù)孛鑼懳羧站┒既耸糠椀娜A美有節(jié),儀容的典雅可觀。 第二、三兩章敘說的是彼時彼地具有典型性的男女貴族人物的形象,草笠和青布冠是男子的典型頭飾,而密密直直的頭發(fā)則是女子的典型特征。耳朵上的寶石飾物更是不失貴族氣派。要問他們是何許人,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尹氏和吉氏。此時這一切都不可得見,不能不令人憂郁愁懣。 愈是憂郁愁懣愈是難以忘懷昔日的人物典章,那個時候他們衣帶下垂兩邊飄蕩,卷發(fā)上翹如蝎尾上沖,都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合乎當時審美眼光和禮儀制度的精心設計。 當然,從表現(xiàn)手法方面看,全詩無一筆描寫今日人物形容,而是處處落筆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飾儀態(tài)之美,讓讀者在回憶和想像中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感,準確而深沉地傳遞出詩人不勝今昔盛衰的主觀感受。這是其藝術上的成功處。 詩人用如此多的篇幅渲染昔日都城男女的儀容之美,意在體現(xiàn)周王朝當年的繁榮昌盛,但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它正反映出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之后,在新舊制度的轉換過程中,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變革。所謂昔日的“儀容之美”,今日的“禮崩樂壞”都是不能適應時代變遷和社會發(fā)展的舊式人物不可避免的歷史的悲哀。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cf7ca43ac9cf7c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