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百度百科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譯文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注解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背景
公元678年(唐高宗儀鳳三年),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第二年秋遇赦出獄。冬,奔赴幽燕一帶,側身于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于這一時期。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賞析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fā)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托他對現(xiàn)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前兩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zhàn)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zhàn)國衛(wèi)人,刺客。這位輕生重義、不畏強暴的社會下層英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愛戴。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lián)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和氣氛。 后兩句“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敖袢账q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感受。此詩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蛇@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chǎn)生一種奮發(fā)之情。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fā)展開拓了道路。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cf5ec43ac9cf5e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