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xí)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xí)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襄陽曲四首譯文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在襄陽行樂之處,至今猶有人歌舞《白銅鞮》之曲。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漢江之澤水回繞著江城,襄陽之花容月色實在是令人著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晉人山簡醉酒之時,在高陽池醉態(tài)可掬。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他頭上反戴看白接籬之帽驪在馬上,樣子實在是可笑。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峴山依著漢江,水綠如碧,沙白似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山上有紀念羊枯的墮淚碑,上面的字己久為青苔所沒,看不清楚了。
且醉習(xí)家池,莫看墮淚碑。姑且在習(xí)家池覓得一醉,不去山上看墮淚碑了。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也學(xué)一學(xué)山公欲上馬的醉態(tài),讓襄陽小兒也笑上一笑。
襄陽曲四首注解
襄陽曲四首賞析
李白在襄陽所寫的這組詩,既可見其性情,又可見其詩風(fēng)。在襄峴漢水的背景之下,一個懷著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 組詩之第一首。這里的“白銅鞮”當(dāng)指漢水在襄陽段的堤壩。這是襄陽群體娛樂的地方。江城被綠水環(huán)抱,襄陽的花,襄陽的月,真是迷人。讀著這首詩,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場景,在月圓花好的夜晚,人們在江水邊的長堤上載歌載舞,多么熱鬧多么生動傳情。面對此情此景,詩人和讀者不能不忘我地陶醉在其中。這一首第三句在格律上有“失粘”之嫌,說明李白寫詩并不受格律的嚴格約束。 組詩之第二首。這是描寫一個歷史人物的醉態(tài),這個人叫山簡。山簡是晉大將,性情豪放,酒醉后常反戴帽子倒騎馬。酒醉后的人物神態(tài)生動活現(xiàn),在陽光下,系著白頭巾,倒著騎馬,非常有趣。此詩活靈活現(xiàn)地塑造了一個醉態(tài)可鞠的人物形象。 組詩之第三首。峴山、漢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墮淚碑以及碑上的青苔,碑上被磨滅了的碑文等等物景,平實道來,沒有雕飾,其中自有詩人對世事滄桑的感慨。山依舊,水仍綠,碑尚在,唯有碑石上生了青苔,碑文已被磨滅,其寓意就是時間的長河能淹沒一切。 組詩之第四首:習(xí)家池邊舊有鳳泉館、芙蓉臺、習(xí)郁墓,群山環(huán)抱,蒼松古柏,一水涓涓,亭臺掩映,花香鳥語,風(fēng)景清幽,自古常有騷人墨客來此詠詩作賦。西晉永嘉年間鎮(zhèn)南將軍山簡鎮(zhèn)守襄陽時,常來此飲酒,醉后自呼“高陽酒陡”,唐代孟浩然曾感嘆:“當(dāng)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xí)家池?!眽櫆I碑是為了紀念西晉羊祜而立的。羊祜生前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羊祜死后,其部屬與當(dāng)?shù)匕傩赵趰s山羊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yù)因而稱此碑為墮淚碑。酒醉了,墮淚碑也不去看了,欲上馬而又上不了馬,襄陽的小孩子們看著笑了。酒醉以后,人就不會有什么愁苦?!澳础?,“且醉”二句 ,是痛苦的瀟灑。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cf48243ac9cf48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