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譯文
大風歌注解
大風歌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劉邦親自出征。他很快擊敗了英布并將其殺死。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鄉(xiāng),沛縣(今屬江蘇?。?,把昔日的朋友、尊長、晚輩都召來,共同歡飲十數(shù)日。一天酒酣,劉邦一面擊筑,一面唱著這一首自己即興創(chuàng)作的《大風歌》。
大風歌賞析
此詩全篇只有區(qū)區(qū)三句,卻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現(xiàn)別具一格的轉折。 第一句,其詩用大風、飛云開篇,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zhàn)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chuàng)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云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畫面。 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諸侯臣服于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一句,劉邦沒有繼續(xù)沉浸在勝利后的巨大喜悅與光環(huán)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問。它顯露了劉邦的無奈不禁叩問天下,有誰能為他守住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個個謀反,獨留他這個老朽在此老淚縱橫。 《大風歌》一詩抒發(fā)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復雜心情。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徐州豐縣中陽里街道)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fā)展以及中國的統(tǒng)一有突出貢獻。 公元前195年,討伐英布叛亂時,傷重不起。制定“白馬之盟”后,駕崩于長安,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于長陵 。 更多
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b9fe343ac9b9fe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