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柳宗元

    驕陽愆歲事,良牧念菑畬。
    列騎低殘月,鳴笳度碧虛。
    稍窮樵客路,遙駐野人居。
    谷口寒流凈,叢祠古木疏。
    焚香秋霧濕,奠玉曉光初。
    肸蚃巫言報,精誠禮物馀。
    惠風仍偃草,靈雨會隨車。
    俟罪非真吏,翻慚奉簡書。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譯文

    驕陽愆歲事,良牧念菑畬。秋日炎炎久旱不雨耽誤了農(nóng)事,賢良的韋使君惦念著受災的農(nóng)田。

    列騎低殘月,鳴茄度碧虛。率領騎馬的官員們連夜趕往黃溪,一路上吹奏著茄管,樂聲響徹長天。

    稍窮樵客路,遙駐野人居。沿著打柴人行走的山路走到了盡頭,停腳遙望山民們的茅屋相距甚遠。

    谷口寒流凈,叢祠古木疏。山谷出口處的溪流清涼潔凈,叢林中黃神祠旁的古樹枝葉稀疏。

    焚香秋霧濕,奠玉曉光初。在秋日的濕霧里點燃香火,祭壇上剛擺好玉器已經(jīng)曙光初露。

    肸蠁巫言報,精誠禮物余。巫師祝禱的聲音像響蟲一樣鳴叫,神態(tài)虔誠祭品豐盛而有余。

    惠風仍偃草,靈雨會隨車。祈雨結束暖風仍然吹翻了野草,太守的車馬一走,相信黃神定會賜雨。

    俟罪非真吏,翻慚奉簡書。我是等待加罰沒有實職的官吏,接到隨行的簡書,反而慚愧阿附。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注解

    1
    驕陽:烈日、赤日。愆過錯、差錯,這里指造成了災害。
    2
    歲事:即農(nóng)事。
    3
    良牧:“牧”為漢代州郡長官名;“良牧”就是賢良的州郡長官,這里實指韋中丞。
    4
    念:即記念、惦念。
    5
    菑畬:耕地。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6
    列騎:指韋彪和詩作者等一行騎馬前往黃溪祈雨的人員。
    7
    殘月:指農(nóng)歷月末形狀像鉤的月亮或拂曉快落山的月亮。
    8
    茄:是漢唐時期的一種管樂器。
    9
    度:意為傳送、響徹。
    10
    碧虛:即碧空。
    11
    窮:走完。
    12
    樵客:即打柴的人。
    13
    駐:車馬停止。
    14
    野人:指山民。
    15
    叢祠:叢林之中的神祠。
    16
    奠玉:祭奠神所使用的玉器。
    17
    曉光:即曙光。
    18
    肸:聲音振動。
    19
    蠁:即響蟲,俗稱地蛹。
    20
    巫:泛指以代人祈神為職業(yè)的人。
    21
    報:告知。
    22
    精誠:指祈雨的心意十分虔誠。
    23
    禮物余:用來祭祀黃神的祭品豐富有余。
    24
    惠風:和風。
    25
    偃:倒伏。風把草吹倒了。
    26
    靈雨:佳雨,及時的好雨。
    27
    俟罪:指等待受罰。
    28
    非真吏:詩人貶為永州司馬,為員外官,即在編制之外的官。且既無公務,又無官舍,所以說不是“真吏”。
    29
    翻:副詞,反而之意。
    30
    奉簡書:指遵從韋中丞所發(fā)簡牘的命令隨行祈雨。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在寫作手法上相當樸實,記事、寫景,較少抒情,語言工整,用詞精確恰當。從文義的表面上看,贊美韋彪關心民間疾苦而祈神求雨,但本意是對韋中丞等州府官員愚昧迷信、勞民傷財行為的批評,對自己蒙屈而淪為下僚的悲嘆。

    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他曾針對韓愈天有意志、能賞罰的觀點,提出:“彼上而玄者,世謂之天;下而黃者,世謂之地;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彼J為天地只是自然物,既無意志,也不能賞罰,“功者自功,禍者自禍”(《天說》),希望天地能賞罰、有哀仁都是迷信(《天說》)。他還認為,“生植與災荒,皆天也;法制與禍亂,皆人也……其事各行不相預,而兇豐理亂出焉”(《答劉禹錫天論書》),天事與人事各不相干。另外,在《非國語》中,他還指 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陰與陽者,氣而游乎其間者也。自動自休,自峙自流,是惡乎與我謀?自斗自竭,自崩自歇,是惡乎為我設?”認為天地、元氣、山川等自然物的運動變化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據(jù)這些認識,柳宗元對韋中丞黃溪祈雨的荒誕行為,必然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

    當時的永州刺史韋彪,跟柳宗元并沒有什么深厚的交情。柳宗元到永州一年多后,唐憲宗改元大赦天下,韋彪便北移了。這人毫無才干,連北移的賀表也是請柳宗元寫的。但由于他身為永州的行政首長,柳宗元的頂頭上司,柳宗元又是待罪之人,并且希望得到朝庭的赦免和重新起用,因此柳宗元當然不便直接批評韋彪,只能用贊賞的表面形式來記述這件事。但詩題中標明“口號”,而“口號”是古人隨口吟成的詩體,這便給詩添了幾許詼諧。詩人寫這場荒誕的祈神求雨戲時,字里行間充滿了辛辣的諷刺,傳神地刻畫出了韋彪其人:興師動眾,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是沽名釣譽的行徑;神祠荒涼清冷,象征他的愚蠢糊涂;場面宏大,巫師裝神弄鬼,譏諷他的迷信與無知;并且通過“惠風仍偃草”的寫實,“靈雨會隨車”的用典,以對比的手法來揭示韋彪祈雨的無功與荒謬。據(jù)詩人的《游黃溪記》記載,黃溪在城東七十里,“黃神”乃是王莽的后代,是避禍來的。韋彪導演的這場鬧劇,吹吹打打弄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收場,使周圍的百姓都受到了驚擾,根本不是在為老百姓祈福,而是在“造禍”,并且災禍波及到了“樵客路”與“野人居”。

    詩的最后兩句,才是詩人真實意圖的流露:自己是“俟罪非真吏”,卻奉命隨行,做太守的清客、幫閑,成為獻媚取悅長官的低級僚屬,這對胸懷大志的柳宗元來說,是非常羞愧的。如果他是有實職實權的地方官,定會珍惜手中的權力,盡情施展自己“以利安元元為務”的抱負,干一番興利除弊的事業(yè)。

    作者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更多

    柳宗元的詩(共231首詩)
    •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查看譯文
    • 《早梅》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查看譯文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查看譯文
    • 《重別夢得》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查看譯文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查看譯文
    • 孤嶼·碧水逶迤浮翠巘
      張又新張又新〔唐代〕
      碧水逶迤浮翠巘,綠蘿蒙密媚晴江。
      不知誰與名孤嶼,其實中川是一雙。
    • 雜詩十首
      李濤李濤〔唐代〕
      深巖有老翁,龐眉須鬢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訣。
      字畫古籀樣,體勢訛復缺。
      雙眸忽烱烱,須臾竟披閱。
    • 四祖寺
      趙嘏趙嘏〔唐代〕
      千株松下雙峰寺,一盞燈前萬里身。
      自為心猿不調(diào)伏,祖師元是世間人。
    • 塞下曲四首
      王昌齡王昌齡〔唐代〕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
      不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愿節(jié)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 高士詠·太伯延陵
      吳筠〔唐代〕
      太伯全至讓,遠投蠻夷間。
      延陵嗣高風,去國不復還。
      尊榮比蟬翼,道義侔崇山。
      元規(guī)與峻節(jié),歷世無能攀。

    古詩大全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view_9a602a43ac9a602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