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⑴龍門:《通典》:河南府河南縣有闕塞山,俗曰龍門。
《太平寰宇記》:闕塞山。
《 左傳 》:晉趙鞅納王,使女寬守闕塞。服虔謂“南山伊闕”是也。杜預(yù)注,洛陽西南伊闕口也,俗名龍門。
⑵古樂府有《苦寒行》,因行役遇寒而作。
⑶《韓詩外傳》:傅說負(fù)土而板筑,以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選注》:“郭璞《三蒼解詁》曰:板,墻上下板。筑,杵頭鐵沓也。”
⑷《韻會》:欻,暴起也。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舉師揚威,并匡社稷。”
⑸阮籍詩:“感物懷殷憂?!崩钌谱ⅲ骸啊俄n詩》曰:‘耿耿不寐,如有殷憂。’《 詩經(jīng) · 國風(fēng) 》:‘以寫我憂。’《毛傳》曰:‘寫,除也。’”
⑹《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種民間曲調(diào),音調(diào)悲切凄苦。
⑺《 史記 ·范睢傳》:“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br/>作品譯文
在醉后摘下寶劍,旅憩在高堂安眠。
夜半忽然驚覺,起立站在明燈前。
打開窗戶放眼望去,拂曉的飄雪更加陪襯了河冰的壯觀。
哀哀歌聲詠嘆苦寒,郁郁寡歡,獨自惆悵。
宰相傅說曾經(jīng)做過夯土的工作,宰相 李斯 也曾經(jīng)是個鷹犬狩獵人。
忽然而起匡扶社稷,難道沒有經(jīng)歷長期的艱辛。
而我在干什么呢,在龍門的客棧獨自嘆息。
富貴不可預(yù)期,滿腔殷憂向誰說。
永別了龍門,高聲吟頌梁甫吟,淚流滿襟。
青云直上要靠自己,何必求知音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