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今病且死,頗愧婦恩深。
但愿婦有子,皆如婦用心。
-
賊來那可邇,而敢以身迎。
身豈不知愛,心乎恐母驚。
-
賣卜有深意,何心避市喧。
若逢人子問,依孝與之言。
-
執(zhí)親之喪者,可沐浴其身。
不待石祁兆,知非佩玉人。
-
食肉隱兩頰,飼母向頹垣。
終感主養(yǎng)母,能將死報恩。
-
未須論大塊,以死息乎人。
所愿學賜也,姑惟息事親。
-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讎。
披直寺人耳,鑰麑信有謀。
-
??掷⑽萋?,追懷在室詩。
可憐忍死誦,不負乃今知。
-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
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
漢有孝廉舉,誰知發(fā)自舒。
可憐三策罷,卻去相江都。
-
蒲亭一長耳,何許得歌聲。
化我鴟梟類,而令哺所生。
-
悲哉執(zhí)手泣,論著謹毋忘。
豈識遷它日,能紬石室藏。
-
既漸夫子教,罔有不分均。
何復間多取,齊言彼有親。
-
參寧殺人者,三至尚逾垣。
嘆息子閔子,孝哉無閒言。
-
能返母萬里,還榮父九原。
可憐帝有母,亦自待人言。
-
虎狼不仁也,何乃謂之仁。
仁之於父子,父子亦相親。
-
為養(yǎng)還相戒,南陔昔有詩。
都盧這個意,焉用補亡為。
-
一事真堪笑,今人妾直靈。
都緣無至性,徒欲亂多聲。
-
歸寧不可得,何以寫吾憂。
不似肥泉水,悠悠淇上流。
-
去官因脫囚,為感戴天讎。
史氏乃失實,卻云逃報仇。
-
當知元與凱,不出孝而忠。
能舉十六相,斯為舜大功。
-
當知一朝忿,必不忍于人。
豈止身忘卻,還應及乃親。
-
莫致兒榮養(yǎng),翻令父苦耕。
可憐廢書泣,不忍叱牛聲。
-
渭陽曾讀未,對酒偶言詩。
舅作如此語,兒那能不悲。
-
自今所賜饌,特敕許將還。
為爾心餉母,君前無所餐。
-
菜心且不食,親念一何深。
為爾有生意,存吾不忍心。
-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
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
全歸有明訓,珍重恐傷膚。
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
漢語雜胡語,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單于。
-
惜矣戴良誕,賢哉庾域誠。
真能感鶴唳,何至學驢鳴。
-
如何降塞下,不復戀羌中。
既是能將母,還應知向風。
-
乞以臣骸骨,下從樊濯原。
生雖闕親養(yǎng),沒擬報私恩。
-
讓國異母弟,如彪正自奇。
今人有同產,煮豆且燃萁。
-
鍋里爺娘語,寒山太猛生。
不妨時著眼,直是得人驚。
-
孩提知所愛,妻子具而衰。
大孝終身慕,予於舜見之。
-
晳常嗜羊棗,遙亦重檳榔。
參于不忍食,昉寧能獨嘗。
-
懷歸將父母,四牡苦騑騑。
是我心中事,君從何處知。
-
淮陽誰可傅,無以易元成。
即汝陽狂意,為王言事兄。
-
禮稱親未葬,喪服不除焉。
食麥斷鹽味,悲哉四十年。
-
羨入帝王門,揚名與立身。
何如養(yǎng)親膳,每日得兼珍。
-
覓參不可得,忽感鹿前行。
行到鹿滅處,元來此地生。
-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
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
-
只是見忠節(jié),何曾省孝誠。
唐宗休嘆息,猶未識真卿。
-
服除有吊者,待廟至垂洟。
亡於禮之禮,斯人其庶幾。
-
三百五篇內,凡言忠孝人。
未嘗不流涕,反復為王陳。
-
意其失兵久,怏怏必吾從。
奪笏直前擊,那知是孝童。
-
一靈長皎皎,如月不離天。
要以純誠感,非因刻像然。
-
妾面羞君面,君心異妾心。
那能不念母,卻遺別人金。
-
陶公宴參佐,限極每歡余。
憶與亡親約,凄然不敢逾。
-
渭陽曾讀未,對酒偶言詩。
舅作如此語,兒那能不悲。
-
史書良為稹,褒詔卻因袁。
足使?jié)恍?,何堪逢自言?br>
-
食藜殊列鼎,負米異重茵。
不待今朝養(yǎng),傷哉昔日貧。
-
下車父母國,自重豈其輕。
謂我詐為善,何憂被此名。
-
家人勸我睡,共說不眠難。
官既未得差,眠時自不安。
-
為齊臣子者,此日若無聞。
獨有王孫賈,能知慰倚門。
-
去王猶諷諫,懷祖重傷情。
誰識有韋孟,人惟說穆生。
-
惡言出於口,必至反其聲。
小子聞人過,當知以孝聞。
-
萬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
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
-
陸郎作賓客,懷橘欲何為。
遣母當然事,袁公乃爾奇。
-
尚自不與米,何堪大遺金。
丁儀為有子,文略是誣親。
-
一自王之國,于今二十年。
了無織芥過,都是孝慈然。
-
能將身入地,拔取母生天。
歲歲盂蘭會,今猶說目連。
-
幾曾聞飲鴆,有不隕其身。
那得獨全活,天應知代親。
-
父賜子以死,君侯安所疑。
忍哉指鹿相,無復祖龍知。
-
似有人傳訃,來從榛莽中。
叩頭至流血,垂?jié)櫽邪荨?br>
-
先生天下士,偶迫詔書行。
勿謂無奇對,惟言在孝經。
-
先人敝廬在,觸目百悲辛。
忍作優(yōu)笑地,圖娛權貴人。
-
事親苦日短,為子愿為兄。
懇懇報劉語,令不涕泗橫。
-
母家令足食,父族使安生。
睦黨可謂孝,能之惟晏嬰。
-
姬泣賊由于,子辭必罪姬。
為憂君不樂,寧死莫君知。
-
至今說花縣,當日奉潘輿。
未必若趙母,囘班候起居。
-
子則欲其孝,人皆有是心。
如何武丁圣,卻使子憂深。
-
苗枯親未葬,號泣日于田。
誰謂竟不雨,而能獨有年。
-
禮經稱孝子,不服闇登危。
所以九折阪,囘車不敢馳。
-
風柰應難守,冬魚未易求。
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
勿以梁事問,將遺太后憂。
若非叔長者,誰為帝忠謀。
-
陶公宴參佐,限極每歡余。
憶與亡親約,凄然不敢逾。
-
雞乃為母設,蔬惟與客同。
賢哉茅季偉,誤矣郭林宗。
-
痛殊未易忍,絕不一呻吟。
豈復知身疾,惟愁戚母心。
-
賣薪圖養(yǎng)母,何許得貂蟬。
知在采薪處,庸非吉兆然。
-
戰(zhàn)敗不羞走,誰為知我深。
叔知我有母,亮我走時心。
-
能損數(shù)百虧,不聽債家償。
要自父一語,銘心不敢忘。
-
姑今病且死,頗愧婦恩深。
但愿婦有子,皆如婦用心。
-
賊疑拾葚異,母怪棄薪還。
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
-
漢有孝廉舉,誰知發(fā)自舒。
可憐三策罷,卻去相江都。
-
只是見忠節(jié),何曾省孝誠。
唐宗休嘆息,猶未識真卿。
-
全歸有明訓,珍重恐傷膚。
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
欲得忠臣者,求之孝子門。
如何傅王子,尚復待人言。
-
愿以身代母,書焚上徹天。
若非神許我,未必字依然。
-
勿云服父事,不敬亦無傷。
元惡與大憝,邦刑自有常。
-
未嘗無果菜,何至取吳中。
祭我必土產,遺言敢不共。
-
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
禮雖弗敢過,哀若未忘何。
-
大連少連者,夫子筆之書。
誰謂東夷子,而於喪善居。
-
學者學為孝,諸生久講明。
謁歸二十輩,毋乃為陽城。
-
能感猛鷙類,都無搏噬心。
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鳩鷹。
-
先人舊所理,汾曲有田廬。
何意求聞達,彈琴自著書。
-
父居郎省日,蒔柳向庭中。
對柳如對父,那能不斂容。
-
我母亦君母,吾翁即君翁。
分羹何太忍,請質可堪從。
-
無改父之道,真堪以孝稱。
若論莊子孝,此直是難能。
-
鄉(xiāng)以孝廉舉,仙為孝道宗。
謂予方不信,君請問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