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黃花隱綠葉,雨過仍離披。
      不為杜老嘆,未是涼風(fēng)時。
      服食治目眚,吾將采掇之。
      不須更買藥,園丁是醫(yī)師。
    • 大癡道人顧長康,平生癡絕仍畫絕。
      長卷當(dāng)年我亦觀,大略猶能為人說。
      山川歷歷百里開,仿佛扁舟適吳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復(fù)嶂重湖天所設(shè)。
      漁工樵子互出沒,定有高人在巖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畫家山水訣。
      為人說此亦徒然,把筆安能指下傳。
      對本臨模未為苦,運思想象誰能專。
      晴窗設(shè)色手自改,輸與吾鄉(xiāng)沈石田。
    • 花細(xì)山桂然,階下不堪嗅。
      野人其根,根長節(jié)應(yīng)九。
      苦節(jié)不可貞,服食可資壽。
      其功利于病,有客嫌苦口。
      戒予勿種茲,味苦和難受。
      豈不見甘草,百藥無不有。
    • 裊裊數(shù)尺藤,往歲手親插。
      西庵敞短檐,藉爾兩相夾。
      歲久終蔓延,枝葉已交接。
      有花散紅纓,有子垂皂莢。
      赤日隔繁陰,偃息可移榻。
      但憂風(fēng)雨甚,高架一朝壓。
      霜雪卻不妨,忍冬共經(jīng)臘。
    • 大癡道人避世士,移家舊隱虞山里。
      早年能畫老入神,落筆虞山宛相似。
      深林依稀村塢重,水口近與昆湖通。
      高岡磈硊勢欲墮,此老前身黃石公。
      百年以后誰其亞,昔者吳門稱老謝。
      案頭臨畫似臨書,咄咄逼人真可詫。
      風(fēng)流前輩杳難攀,謔語空傳謝疊山。
      窗中遠(yuǎn)岫依然在,天際春云仍自還。
    • 高樓殘雪照棋枰,坐覺窗間黑白明。
      袖手自甘終日飽,苦心誰惜兩雄爭。
      豪鷹欲擊形還匿,怒蟻初交陣已成。
      卻笑面前歧路滿,蘇張何事學(xué)縱橫。
    • 橋下流澌玉一灣,六年從此照衰顏。
      疏林小店行廚到,落日平原獵騎還。
      韋杜南連多白草,居庸北距盡蒼山。
      天寒喜報王師轉(zhuǎn),驛路無塵羽檄閑。
    • 嫣然國色眼中來,紅玉分明簇一堆。
      最愛倚闌如欲語,緣知舉酒特先開。
      洛中舊譜頭須接,吳下新居手自栽。
      若向花間求匹配,揚州瓊樹是仙材。
    • 品高真自廣陵來,舊譜空憐壁角堆。
      千葉連云如并擁,兩枝迎日忽齊開。
      詩中相謔何須贈,擔(dān)上能賒也用栽。
      記取今年才看起,醉吟多藉曲生材。
    • 清秋欲盡向南旋,別淚何堪重泫然。
      吾已行年當(dāng)五十,汝今歸路又三千。
      亦知禁酒勝良藥,好為修書附便船。
      舊業(yè)東城勞葺理,相期歲晚在園田。
    • 滿目斕斑布地來,春風(fēng)驚見錦灰堆。
      菜根作苦終嫌咬,茗葉浮香為撥開。
      何處兔葵嗟競掇,昨朝馬藺悔多栽。
      傳聞此種番邦致,用向中華亦楚材。
      酴醾玉簪春色秋光遞往來,憑闌數(shù)尺土高堆。
      翠搖釵股風(fēng)吹墮,玉削簪頭露濯開。
      山谷詩中那忍摘,唐昌觀里合求栽。
      花容清麗人爭愛,誰向周書問梓材。
    • 出門騎馬踏雪沙,玉堂吏散成空衙。
      何人手剪吳江水,而我自眩梁園花。
      客居長至嘆寂寞,賴有東鄰仙李家。
      試開泥尊香潑蟻,卻笑石本光翻鴉。
      清虛堂中事已往,妙墨零落隨風(fēng)葩。
      空腸啖盡元脩菜,渴吻煎徹庭堅茶。
      詩成一紙來萬里,峒石至今椎密撾。
      濃書鐵把純綿裹,深刻蟹上潮泥爬。
      似人可喜非浪語,與客爭觀還共嗟。
      莫言此幅字漫滅,夜久屋壁飛晴霞。
    • 凈淘細(xì)碾玉霏霏,萬顆完成素手稀。
      須上輕圓真易拂,腹中磊魂更堪圍。
      不勞劉裕呼方旋,若使陳平食更肥。
      既飽有人頻咳唾,席間往往落珠璣。
    • 庭院陰疏日又西,翛然相對有枯梨。
      霜前少葉遭蟲蝕,月下無枝借鳥棲。
      不及蒹葭猶倚玉,爭如桃李自成蹊。
      吾生老態(tài)還同此,禿鬢臨風(fēng)句強題。
    • 有樹吾不識,人云馬檳榔。
      檳榔產(chǎn)南海,結(jié)實因瘴鄉(xiāng)。
      平生冒其名,豈亦如丁香。
      白花細(xì)而密,實甘翻可嘗。
      其葉與麻同,沃若澤且光。
      麻馬音或訛,欲問郭駝亡。
    • 秣陵春色厭驅(qū)馳,投老吳門白發(fā)垂。
      燈下解衣盤礴處,山中持斧嘯歌時。
      一貧比憲元非病,三絕如虔不數(shù)癡。
      落日高堂開障子,云峰煙樹使人悲。
    • 難呼童子上階來,頭發(fā)髼松亂作堆。
      豐草舞風(fēng)真錯認(rèn),繁花浥雨欲爭開。
      長镵荷處休教,高岸崩時合用栽。
      誰擬棕櫚為拂子,杜陵詩里獨憐材。
    • 茫茫巨海流銀沙,光分民舍并官衙。
      詩人說詩等說法,四坐繽紛天雨花。
      寥寥小巷絕人跡,誰肯柱杖過吾家。
      曲中合沓失《朱鷺》,谷口聯(lián)翩多白鴉。
      青蔥搖落上林苑,一夜亂綴瓊瑤葩。
      故人相送定石炭,惡客好飲惟江茶。
      清晨忽報有蘇墨,折簡邀看門頻撾。
      形疑蝦蟆似曾壓,技癢蟣虱誰為爬。
      料知刻本來廣右,醉筆漫滅猶堪嗟。
      坐當(dāng)大雪發(fā)長笑,新酒正熱浮紅霞。
    • 讀詩識其名,誰謂材無用。
      西戎每渡河,此木能載重。
      所以人字之,豈在作梁棟。
      兩株倚東籬,計亦七年種。
      相對垂青絲,驀地來二仲。
    • 江湖渺無際,彌望皆高蘆。
      蘆本水濱物,久疑平陸無。
      移根偶種植,溝淺土不污。
      縱橫勿遍地,葉卷多葭莩。
      白花可為絮,長干須人扶。
      每當(dāng)風(fēng)雨夕,蕭蕭亦江湖。
      宛如扁舟過,榜人共歌呼。
      浩然發(fā)歸興,豈為思莼鱸。
    • 出土尚嫌瓜蔓短,灌畦方愛井泉深。
      門前有客馬長系,墻外誰家屋俯臨。
      未必市朝生俗狀,只應(yīng)魚鳥識閑心。
      好山移得聊相款,階石累累總碧岑。
    • 家國何多難,推尋為蔡童。
      嬴秦方逐北,周室竟遷東。
      江左朝廷在,淮南驛騎通。
      天終憐宋土,時則有韓公。
      一劍橫天外,諸酋在目中。
      南云當(dāng)箭鏃,黃蓋走艨艟。
      伐越期成霸,于潛恥會戎。
      蕭墻狼跋盡,野穴鼠群空。
      聚米籌三鎮(zhèn),開門待兩宮。
      齊王真濟美,鄂國與爭雄。
      有詔從中制,惟詩詠內(nèi)訌。
      閑游嗟我獨,和議約誰同。
      殉葬長弓勁,題銘片石穹。
      龜趺呈細(xì)刻,龍額表孤忠。
      草樹樵蘇斷,粢盛享祀豐。
      神靈懸皎日,生氣亙長虹。
      異代今全盛,當(dāng)論保障功。
    • 城南春色曉移來,妝點園林錦作堆。
      嫩綠不須將葉認(rèn),淡紅已是當(dāng)花開。
      玄都自發(fā)劉郎詠,幽谷還教謝判栽。
      此日公門深似許,晝長高鎖正掄材。
    • 清池水長欲平橋,雨勢渾如上晚潮。
      泛泛漸于亭礎(chǔ)近,淙淙真是筧泉遙。
      即看并浴鵝群戲,卻恐新生魚子漂。
      東望菱濠歸去好,吳儂家有木蘭橈。
    • 有樹吾不識,人云馬檳榔。
      檳榔產(chǎn)南海,結(jié)實因瘴鄉(xiāng)。
      平生冒其名,豈亦如丁香。
      白花細(xì)而密,實甘翻可嘗。
      其葉與麻同,沃若澤且光。
      麻馬音或訛,欲問郭駝亡。
    • 吾鄉(xiāng)沈衢州,遠(yuǎn)致尺書在。
      發(fā)書報文侯,有疽發(fā)于背。
      我憂體肥人,此疾恐為害。
      猶冀有良醫(yī),或倚以致瘥。
      憂懷適浹旬,浙疏馳獨快。
      乃六月七日,死期特兼載。
      哀哉此良牧,天奪真可怪。
      念昔為永嘉,勤政略不懈。
      豪民戶先鋤,淫鬼祠必壞。
      撫下自有術(shù),百里免凋瘵。
      及此領(lǐng)郡符,先聲過疆界。
      窮谷爭出迎,耄倪總羅拜。
      君初聞再起,仕路厭行邁。
      因察民情歡,下車始無悔。
      爬梳積弊源,一旦決欲潰。
      坐堂日孜孜,訪問及細(xì)碎。
      孰為狼所貪,孰為蚊所嘬。
      犴獄滿冤囚,親手為破械。
      去歲東海涯,光氣作妖怪。
      橫飛類鬼車,數(shù)丈無首戴。
      具疏即自劾,遂及弊事概。
      謂此如許除,吾寧自引退。
      有司格不行,當(dāng)?shù)烙兄系K。
      公退長太息,空負(fù)民所愛。
      吾惟盡職業(yè),庶償為守債。
      使民自按堵,守法勿就逮。
      百家立為約,禮義相告戒。
      民曰賢侯言,敢不各敬佩。
      君終抱憂思,弊事卒吾敗。
      大者如鹽鐵,骨髓竭稱貸。
      彼力固已窮,吾體亦真憊。
      遙遙走一使,求去乃至再。
      知己總愛才,不使投匭內(nèi)。
      孰知今日事,俄有此變態(tài)。
      凡君求歸休,民輒嘆無賴。
      群情達(dá)銓曹,以及寮與寀。
      今也魂茫茫,棺歸只空廨。
      豈惟民無依,失侶嗟我輩。
      久為晚年期,幾杖作鄉(xiāng)會。
      對酒乏清言,臨事無善誨。
      城西多舊游,山色愁晚對。
      有穴未及臨,淚盡繼以慨。
    • 休笑吳儂故態(tài)狂,小園日涉步能量。
      閑憑卻愛琴徽冷,連飲惟夸茗碗香。
      何日歸田成老懶,終年學(xué)圃覺清忙。
      乘涼莫惜重相過,只待籬邊雨一場。
    • 過門作別意何如,為說嘉禾去賣書。
      倏過驛程輕是舸,久知家具少于車。
      古人糟粕猶酣甚,舊日筌蹄豈棄余。
      莫把賣書圖也賣,要看清節(jié)正須渠。
    • 獨持古道作今人,白首峨冠稱隱淪。
      垂老不堪三月病,移家空是一生貧。
      篋中書帙悲遺墨,窗底棋枰積素塵。
      深巷東風(fēng)花自落,扣門無復(fù)過西鄰。
    • 月出平湖積水空,上方仙梵隱花宮。
      似聞薝卜林間雨,總是芙蓉浦外風(fēng)。
      有客題詩先我到,向僧分榻幾人同。
      敲門自怪來何莫,投轄傳杯惱孟公。
    • 作軒未料宛丘長,檐下增修匠石良。
      坐倚前楹天忽遠(yuǎn),步當(dāng)平砌午偏涼。
      白云就宿看逾穩(wěn),急雨來催信不妨。
      敢與蘇家論擇勝,半間難遣十夫?qū)ⅰ?br>
    • 花開不結(jié)實,徒冒丁香名。
      枝頭綴紫粟,旖旎香非輕。
      乃知博物者,名以香而成。
      或者樹相類,惜未南中行。
      初栽只一干,肥壤枿爭萌。
      分移故園內(nèi),不知枯與榮。
      終當(dāng)問來使,亦欲如淵明。
    • 厲階千古恨遼金,戮力終成國步侵。
      鼎足一時撐海角,旄頭中夜到天心。
      間關(guān)豺虎魂空返,寂寞魚龍共骨沉。
      臣節(jié)屢書猶不盡,欲將遺事托碑陰。
    •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發(fā)籠儒冠。
      平生一經(jīng)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
      前年鄉(xiāng)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fēng)寒。
      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
      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
      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瑯玕。
      側(cè)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云團。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難。
      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
      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里。
      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
      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
      人生傳世有如此,區(qū)區(qū)科第何難耳。
    • 十八來澀灘,雙魚水中居。
      七年一彈指,水中有枯魚。
      妾身既無夫,妾心惟有死。
      婉婉錦繃中,奈此兩女子。
      白月照空閨,啞啞烏夜啼。
      天明不飛去,肯向西林棲。
      九泉望不極,莫化江邊石。
      化石石雖堅,可轉(zhuǎn)亦可泐。
      年年過蠶月,是妾紡織時。
      只將兩行淚,抽作千丈絲。
      生為吳氏婦,死為吳氏鬼。
      子不如我信,有如澀灘水。
    • 東園憶初購,糞壤頻掃除。
      墻下古槐樹,憔悴色不舒。
      況遭眾攀折,高枝且無余。
      愛護至今日,濃陰接吾廬。
      數(shù)步已仰視,偉哉巨人如。
      非藉此蔭庇,誰結(jié)幽亭居。
      立為眾木長,奴仆檉與榆。
    • 遠(yuǎn)山近山翠浪傾,愛此萬疊秋初晴。
      已多浮云巖下宿,只有暮靄空中生。
      草樹紛紛縱復(fù)橫,風(fēng)回落葉填澗坑。
      哀猿啼處日將暝,谷口不見樵夫行。
      重洲復(fù)渚望不極,漁舟獨出沙鷗驚。
      三山二水昔人句,仿佛當(dāng)時登石城。
      何如攢蹙尋丈里,一目千里當(dāng)前呈。
      畫家意匠勞經(jīng)營,墨氣濃淡皆有情。
      平生見此真有幾,不負(fù)長安許道寧。
      殘山豈合推馬遠(yuǎn),寒林亦宜矜李成。
      世間神品吾所遇,沈老舊藏高克明。
      二圖作配實相稱,品格豈待宣和評。
      嗚呼!
      人言名畫真是名,一笑頓覺千金輕。
    • 睢陽畫癖不可醫(yī),睢陽作畫真畫師。
      豈惟長絹善揮灑,只此短紙誰能為。
      野曠天寒氣蕭爽,人坐茅亭絕塵想。
      階前舊雨客不來,天末晴云心獨往。
      青山滴滴青于苔,平地忽見芙蓉開。
      秋聲似向耳邊起,石上喬松若個栽。
      意長要在無多筆,余墨淋漓綴唐律。
      詩中有畫畫中詩,百年再見王摩詰。
    • 重來不是舊劉郎,籬菊都從病里黃。
      小院入愁雙杵外,故鄉(xiāng)歸夢一燈傍。
      詩家供給山當(dāng)戶,客鬢侵陵樹著霜。
      明日也須扶杖出,呼童已制錦為囊。
    • 翛然數(shù)君子,落落俱長身。
      東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頻。
      移栽幸許我,已自前年春。
      自我得此輩,園居豈為貧。
      但憂積雨霽,日暴少精神。
      終然勤灌溉,枝葉還如新。
      因茲悟為學(xué),黽勉在斯晨。
    • 疏花寂歷似殘紅,病眼摩挲望欲空。
      已恨浥開無細(xì)雨,卻愁吹落有狂風(fēng)。
      物華又報清明節(jié),人世真成白發(fā)翁。
      為語天工須索性,剩將春色慰人濃。
    • 檜柏性相似,安論不同形。
      城南久移植,用以護幽亭。
      檜也漸生粉,柏兮復(fù)垂鈴。
      幸非兩石間,自足全余齡。
      古槐雖老大,秋到即凋零。
      園空霜雪冷,見此獨青青。
    • 坐來齋閣欲清心,忽對名香到夜深。
      已似古人頻掃地,更無俗客共鳴琴。
      暖煙盤曲絲縈碧,細(xì)屑圓成箸削金。
      始信解家真得法,清泉餅?zāi)驮~林。
    • 歸去如公未當(dāng)貧,清溪碧嶂自為鄰。
      地偏易覺柴門晚,室暖先知布被春。
      書為長觀成故紙,衣從新浴少浮塵。
      集云山下吾廬在,得向今朝置此身。
    • 裕陵初策士,高步入詞林。
      科第前無幾,聲華直至今。
      唐人當(dāng)陸贄,漢代失劉歆。
      碧海瀛州遠(yuǎn),青藜夜閣深。
      羲經(jīng)千古學(xué),宋論一生心。
      制虜無三表,匡君有六箴。
      紫垣初秉筆,白發(fā)未盈簪。
      自負(fù)心如水,曾期汝作霖。
      瘁躬方幾幾,盛世已骎骎。
      俄作前楹夢,難將惡石針。
      禮官公謚議,士類雜哀吟。
      墓有新題石,家余舊賜金。
      斯文成落莫,吾道付浮沉。
      后輩夫何恃,先民最所欽。
      《玉堂嘉話》在,談?wù)哂唇蟆?br>
    • 暑氣郁蒸知懶出,肩輿只許到寒家。
      元脩席上能供菜,康節(jié)車前慣看花。
      尊酒長空非北海,冊書相對是南華。
      醉鄉(xiāng)不識茫茫路,始信吾生亦有涯。
    • 泰定年間名進士,會稽山下老征君。
      金陵不看三秋月,玄圃長噓五色云。
      對客呼兒將鐵笛,從人笑我醉紅裙。
      風(fēng)流盡付吳淞水,還繞劉伶四尺墳。
    • 書家新樣出眉山,若擬豐姿定玉環(huán)。
      硯沼百坡空對影,管城一孔但窺斑。
      臨模惡紥勞唐楮,結(jié)構(gòu)奇材得魯般。
      此意亦知聊戲我,試看攙奪語尤頑。
    • 衰年視物更茫然,日落尋常索枕眠。
      久坐誰言才斷絕,細(xì)吟翻喜忽聯(lián)牽。
      薰風(fēng)作暑如初伏,海月生明又半邊。
      卻恨連墻稀宴集,挑燈那送酒家錢。
    • 生絹丈許畫者誰,石田老人今畫師。
      年來都下家家有,此幅吾知出親手。
      筆意縱橫信所之,夾岸翛然已疏柳。
      溪陰欲渡無舟楫,萬杙成橋遠(yuǎn)相接。
      何處詩人跨瘦,破帽欹風(fēng)粘落葉。
      兩山對峙開高關(guān),谽谺梵宇容千間。
      半空丹雘勢突兀,雪竇天臺真等閑。
      老人昔共游虞山,此景仿佛曾躋攀。
      昆湖蕩漾臨幾席,水繞漁莊凡幾灣。
      京華十年走塵土,看畫分明能破顏。
      山林在望鳥飛倦,春到江南吾欲還。
    • 上方高處共捫蘿,落木空山雨滿蓑。
      野寺推門黃葉亂,湖亭倚棹白云多。
      向來行樂成陳夢,別后離愁繞綠波。
      滿紙新詩更清省,令人相對憶陰何。
    • 都門無計可留公,況是秋來有便風(fēng)。
      尚憶陸機游洛下,莫疑張翰向江東。
      詞林前輩晨星少,鄉(xiāng)社無人海月空。
      定有天書還召入,暫將留務(wù)托南宮。
    • 篆法久欲絕,李公得真?zhèn)鳌?br>近時鄉(xiāng)先輩,仿佛如滕權(quán)。
      昔為我題扁,握筆指腕懸。
      顧盼張髯須,起立竦背肩。
      俯仰為陳跡,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墻上蝸涎。
      三字被侵蝕,黑騕猶高縣。
      海月夜照之,墨光卻新鮮。
      正如公性氣,精悍老猶然。
      見物不見人,吳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跡忍棄捐。
      壽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鐫。
      庶幾如坐對,仰面在屋椽。
    • 黑云作雨初收腳,似有飛龍露頭角。
      恍然拈筆欲寫之,目眩金鱗仍走卻。
      所翁好龍非好真,真龍自為龍傳神。
      小臣稽首不敢視,龍去鼎湖經(jīng)幾春。
    • 道上蹄涔接板橋,詩筒將去卻愁漂。
      縱橫燕市云為雨,仿佛巫山暮復(fù)朝。
      半舫若浮宜自系,尺書仍至故相招。
      泥深我仆難忘蹶,莫使前瞻馬尾遙。
    • 園丁頻遣愧勞煩,菜壟清陰已滿門。
      車過陳平多長者,官如胡質(zhì)有諸孫。
      小堂定擬虛中席,內(nèi)府初停給上尊。
      不怪連朝風(fēng)雨惡,暑天真為洗詩魂。
    • 柴市遺祠凜若生,艱危當(dāng)日仗忠誠。
      衣裁左衽慚相尚,纓結(jié)南冠死卻榮。
      正氣自勝牢獄困,颶風(fēng)偏使乘輿驚。
      從容取義真難事,淚落陳編此日情。
    • 南方編短籬,木槿每當(dāng)路。
      北地少為貴,翻編短籬護。
      要知一物耳,貴賤以地故。
      夏末蕊累累,生意含曉露。
      花開亦可觀,別種更相妒。
      獨憐一夕間,顏色已非素。
      蕊多固應(yīng)爾,此理真自悟。
      不見萱草花,開落只朝暮。
    • 我本不飲人,愛山如愛酒。
      春游亦易事,出戶即掣肘。
      決策為此行,所幸得良友。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遙在望,豈意落吾手。
      側(cè)足亂石間,縱目平湖口。
      賞心雖云樂,吊古悵然久。
      丹井事有無,刻銘覆華構(gòu)。
      如何梁昭明,書臺蔽林藪。
    • 斜日下嶺西,落霞滿川上。
      晚色催人還,輕舟復(fù)搖漾。
      佳山難為別,持酒忽惆悵。
      悠然一回首,舟尾疊青浪。
      故人知我懷,捉筆寫其狀。
      懷土心未除,移山力何壯。
      便如王維詩,終南亦堪望。
      流觀入中夜,鼓枻起高唱。
    • 百畝園依清廟開,去年初夏憶曾來。
      繁花落盡留紅葉,新筍叢生帶綠苔。
      北闕倚云通劍佩,南宮隔水見亭臺。
      令人頓作山林想,況有蕭蕭白發(fā)催。
    • 花信風(fēng)寒已早來,隔墻俄見赤云堆。
      并頭兩樹長相倚,屈指三春始得開。
      曲水少年誰復(fù)探,公門今日要兼栽。
      莫言結(jié)實供人啖,破核還堪作藥材。
    • 卓午風(fēng)來特地清,槐花落處入檐輕。
      高荷久待蓮生子,香草不甘梅是兄。
      倒屣出迎翻失禮,解衣留坐更忘情。
      玉延自是吾家物,欲學(xué)盧公也爛烹。
    • 晏眠不覺過殘冬,枕上哦詩仿鮑溶。
      猶喜形骸從小隱,肯將名姓入斜封。
      日中塵滿爭為市,樹底陰多獨課農(nóng)。
      應(yīng)笑丁公偏差異,夜深腹上夢生松。
    • 此身真喜置吾廬,尚有床頭一束書。
      ??诔鄙M退,天心月到識盈虛。
      已辭朝士還通訊,欲就漁翁更卜居。
      百里好山俱在眼,只教童子導(dǎo)籃輿。
      ¤
    • 薿薿葉如許,豐草名可當(dāng)。
      花開類蘭蕙,嗅之卻無香。
      不為人所貴,獨取其根長。
      為帚或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長既入土,多種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蘭蕙亦尋常。
    • 人生自召百一病,傷彼六欲兼七情。
      我今有病出偶爾,開口欲說難為名。
      幸非寒戰(zhàn)與潮熱,一痛卻使心怦怦。
      籧篨戚施古人疾,二者一旦來相嬰。
      執(zhí)書未暇矻矻坐,伏枕頓作咿咿聲。
      千鈞重負(fù)未容釋,更覺肩背遭笞榜。
      董宣不屈漢公主,徐積已見胡先生。
      昨朝向人忽作別,即欲回顧仍前行。
      昂頭莫肯少輕諾,側(cè)目欲就多歡迎。
      我生由來泛掘強,只今見者尤加驚。
      獨鶴引吭頻飲啄,大雞盛氣相喧爭。
      嗟吁元首本無恙,股肱何不思扶傾。
      端愁蔓延入骨髓,此病始知為匪輕。
      軒岐醫(yī)經(jīng)動盈卷,不識何藥堪煎烹。
      莫如閉戶學(xué)導(dǎo)引,動蕩血脈方和平。
      未能痛定得思痛,把筆遣悶詩先成。
    • 子有好學(xué)名,得之直從幼。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為晝。
      誰令不自愛,坐與簡編斗。
      旋致心腹間,有病見脈候。
      鄉(xiāng)人嘗謂子,文筆真似舅。
      舅也昔養(yǎng)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儀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藥未見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獲愈音,顏面喜欲皺。
      西風(fēng)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過一何疏,相別一何驟。
      子去固欣然,孰與箴老繆。
      惟子有書癖,舍書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飲貌愈瘦。
      何如稍飲之,病去漸復(fù)舊。
      子病偶類茲,簡編實醇酎。
      茹多仍吐之,紙上發(fā)奇秀。
      三年當(dāng)復(fù)來,觀子所成就。
    • 幽燕建都邑,九鼎從而遷。
      八政一日食,仰此東南偏。
      歲漕四百萬,舳艫相后先。
      云帆罷轉(zhuǎn)海,江淮達(dá)且沿。
      迤邐經(jīng)齊魯,有渠昔人穿。
      噫此尋丈耳,譬若溝澮然。
      置閘以啟閉,相時為節(jié)宣。
      巖巖魯山下,平地多流泉。
      泉流入漕渠,其始才涓涓。
      奫淪惟自足,安知可浮船。
      疏導(dǎo)非人力,濟世嗟何緣。
      張君官水部,治水思昔年。
      往來相度之,滌源同九川。
      功成既歸朝,大臣慕其賢。
      封章始朝薦,行李仍夕旋。
      維此百泉眼,利博人爭傳。
      入渠有余瀝,可溉萬頃田。
      只今東方民,老幼咸顛連。
      槁項與黃馘,嗷嗷口流涎。
      潴泄倘有策,旱澇何須憐。
      漕粟國用足,種粟民生全。
      他年司馬氏,載入《河渠》篇。
    • 惟芥本菜類,秋深掇而藏。
      此種乃野生,已向春初長。
      紫花布滿地,葉嫩亦堪嘗。
      氣味既不辛,卻與芥同行。
      北人無不食,木枿與草芒。
      入盤以油和,齒頰流肥香。
    • 畦間香霧正氤氳,童子清晨荷鍤勤。
      不惜離披垂翠羽,端愁搖動落黃云。
      藥名再得宣公注,書帶休從鄭老分。
      病目向來俱有賴,涼風(fēng)吹汝莫紛紛。
    • 坐待劉義洗熱煩,雪車冰柱早臨門。
      自憐學(xué)圃空稱老,誰似登堂累抱孫。
      杜子刈葵蔬入饌,陶翁收秫酒盈尊。
      弈場莫謾夸能事,高著還當(dāng)惱醉魂。
    • 杜老當(dāng)時句宛然,況逢四月稱高眠。
      綠池芳草紛紛積,白日游絲冉冉牽。
      史館何人仍儤直,睡鄉(xiāng)無事莫開邊。
      爐熏已冷茶煙起,自笑閑官可質(zhì)錢。
    • 引去誰謀及故人,買田陽羨遂成真。
      張公洞口終期我,金母橋邊早置身。
      郡志續(xù)修知舊事,鄉(xiāng)筵初會得佳賓。
      百年風(fēng)節(jié)人爭仰,笑對秋波白發(fā)新。
    • 女媧補天天不漏,卷石猶穿太山溜。
      郢工運斤風(fēng)欲生,斫出難供孫楚漱。
      云根可斷亦可轉(zhuǎn),磨礱幾日方成就。
      梁州之貢天下無,忽然躍出東山袖。
      頌功載德絕妙辭,兩手不停煩刻鏤。
      丞相中郎字奇古,右軍率更筆深秀。
      東山雖老眼猶明,一一猶能論結(jié)構(gòu)。
      空堂考擊聲丁丁,絲連鏤綴如絺繡。
      小或蠅頭大或丈,深必因肥淺必瘦。
      東山擇業(yè)何其賢,古人石刻今流傳。
      周宣中興文石鼓,李唐九成銘醴泉。
      延陵墓上止十字,薦福寺里須千錢。
      行人淚墮峴山下,過客手摹江水邊。
      其余諸刻難盡述,東山直視如無前。
      百年獨守三寸鐵,姓名與石同貞堅。
      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煙。
      昌黎河?xùn)|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編。
      只今東山既頹矣,子孫守之上慎旃。
      閉門一日白石爛,黨人之碑慎勿鐫。
      嗚呼!
      黨人之碑慎勿鐫,千載之美,無使安民專。
    • 托身北墻隅,幸免人所踐。
      苗長已過墻,入土根不淺。
      葉間蕊何多,濈濈滿圓繭。
      此種覺尤佳,觀者盡云鮮。
      傾心識忠臣,衛(wèi)足存古典。
      作羹諒非菜,名同亦須辯。
    • 路繞黃家溪水長,春風(fēng)灑淚復(fù)登堂。
      草荒求仲常來徑,塵滿元龍舊臥床。
      分手死生嗟契闊,傷心聚散覺凄涼。
      高丘數(shù)尺棲神地,碧樹爭凋不待霜。
    • 病臥空園兩月長,何曾延客一升堂。
      忽看棗實真成果,亂插榆秧已作疆。
      自喜清陰消伏暑,誰期佳節(jié)到重陽。
      酒酣碧碗深如許,不厭冰漿沁齒涼。
    • 遺墨持歸走僮仆,想見開緘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絲光奪目。
      遂令短紙一尺余,價壓書巢三萬軸。
      乞鄰與人真自慚,藝苑酬功百言足。
      夜歸解帶不成眠,海月亭亭當(dāng)矮屋。
      瑯然烏鵲忽驚飛,月下新篇已堪讀。
      湖湘文種傳一家,前有?;c后懷麓。
      吳人再結(jié)文章緣,幾上分明留此幅。
      錦囊收貯莫教遲,俗子無知將手觸。
      后世諸孫更好文,還向吳人獲珠玉。
    • 清秋欲盡向南旋,別淚何堪重泫然。
      吾已行年當(dāng)五十,汝今歸路又三千。
      亦知禁酒勝良藥,好為修書附便船。
      舊業(yè)東城勞葺理,相期歲晚在園田。
    • 春溪遠(yuǎn)發(fā)春山中,一夜好雨溪流通。
      綠波泛漲渺無際,但見桃花千樹紅。
      鴛鴦鸂鶒何容與,散亂中流錦為羽。
      倉庚獨似避游人,去踏花枝落紅雨。
      草深哺子芳洲晴,葉暗仍聞求友聲。
      展圖便有會心處,放棹欲作春溪行。
      玄裳縞衣彼何者,為戀高松倚平野。
      莫論鴻鵠志安知,名字俱摽在《埤雅》。
    • 久擬盤餐為客供,病中百事嘆俱慵。
      發(fā)稀自落如枯葉,病骨難支抵瘦筇。
      老者安居猶費力,諸公健步敢追蹤。
      黃花酒熟須邀飲,佳節(jié)遙期九日重。
    • 何處疏砧隔短墻,東鄰有婦搗衣裳。
      風(fēng)林落葉秋聲動,露草鳴蛩夜氣涼。
      久別官寮忘館閣,每從兒子話家鄉(xiāng)。
      強扶筇竹歸深院,半壁殘燈獨上床。
    • 門傍高槐向晚開,忠魂長繞故鄉(xiāng)來。
      諸生入學(xué)供蘋藻,使者停車治草萊。
      展卷不平新史贊,贈官空系后人哀。
      千年遺恨應(yīng)難盡,誰念唐家有禍胎。
    • 颶母誰懷國事憂,回看夜壑已無舟。
      山河滿地皆胡馬,潮汐常時自海鰍。
      空使讖書符四廣,不教宗社復(fù)東周。
      孱兵到此誰非死,名姓紛紛惜未收。
      ¤
    • 休笑吳儂故態(tài)狂,小園日涉步能量。
      閑憑卻愛琴徽冷,連飲惟夸茗碗香。
      何日歸田成老懶,終年學(xué)圃覺清忙。
      乘涼莫惜重相過,只待籬邊雨一場。
    • 十八來澀灘,雙魚水中居。
      七年一彈指,水中有枯魚。
      妾身既無夫,妾心惟有死。
      婉婉錦繃中,奈此兩女子。
      白月照空閨,啞啞烏夜啼。
      天明不飛去,肯向西林棲。
      九泉望不極,莫化江邊石。
      化石石雖堅,可轉(zhuǎn)亦可泐。
      年年過蠶月,是妾紡織時。
      只將兩行淚,抽作千丈絲。
      生為吳氏婦,死為吳氏鬼。
      子不如我信,有如澀灘水。
    • 終南老馗狀酕醄,虎靴烏弁鴨色袍。
      青天白日不肯出,上元之夜始出為游遨。
      鬼門關(guān)頭月輪高,烏犍背穩(wěn)如駼駣。
      鬼婦涂兩頰,鬼子垂一髦,徒御雜沓聲嗷嘈。
      導(dǎo)以靈姑旗,翼以大食刀。
      荼壘左執(zhí)鞭,質(zhì)矯右屬櫜。
      方明前持漆燈,張若后擁牦旄。
      離未罔兩不可一二數(shù),肩擔(dān)背負(fù)手且操。
      奇形獰色使人怕,一似貙駁梟獍兼猿猱。
      戰(zhàn)傷人血化磷火,各出照地點點如焚膏。
      陰風(fēng)颯颯吹荒皋,百怪屏氣不敢號。
      汝輩遠(yuǎn)遁莫我遭,我欲飲汝血,甘如飲醇醪,我欲啖汝肉,美如啖羊羔,肯容汝輩在世長貪饕。
      吁嗟乎老馗,真為百鬼中一豪。
      所以唐皇想其像,詔令道子寫以五色毫。
      吾嘗疑其事,展圖不覺再把短發(fā)臨風(fēng)搔。
      憶當(dāng)天寶年,左右皆鬼曹。
      林甫朝中逞狐媚,祿山殿上作虎嗥。
      當(dāng)時設(shè)有老馗者,安得縱彼二鬼逃。
      便須縛以蒼水使者所捫之赤絳,獻(xiàn)于天閽,尸諸獸牢,寢其皮,拔其毛。
      效爾一日驅(qū)馳勞,坐令溫泉生污泥,驪山長蓬蒿?
      上除唐家百年害,下受唐史千年褒。
      卻來上元夜,任爾燒燈并伐鼛。
    • 散吏幸無事,合置荒園中。
      著書忘其詞,安復(fù)論異同。
      墻下棗垂實,颯然起秋風(fēng)。
      感時忽搔首,五十真衰翁。
      投牒愧一出,束帶隨三公。
      晨趨揖東閣,夜夢游南雍。
      鄉(xiāng)使來吳下,入門偶相逢。
      中懷不能語,倚壁如頹峰。
      南飛孰可系,仰見青天鴻。
    • 爐姻如霧藹彤墀,半啟金門復(fù)道危。
      只尺星辰華蓋轉(zhuǎn),中間日月袞衣垂。
      普天鳳歷開寅歲,平旦雞人報卯時。
      御座不勝袍笏近,侍臣偏識漢朝儀。
    • 種處能招鳳鳥來,月明清影拂書堆。
      筍鞭遇石猶斜出,花米逢春莫亂開。
      此物似賢今合薦,吾家醫(yī)俗舊曾栽。
      若從后圃論高節(jié),梨白桃紅孰取材。
    • 繞檐蒼翠數(shù)峰齊,倦坐空堂意已躋。
      高處川原渾歷歷,晡時風(fēng)日稍凄凄。
      行來假館先思睡,詩就還家各有赍。
      苜蓿滿盤供飯足,坡翁休愛搗香齏。
    • 松偃瓊臺不受塵,虹橋綽楔記通津。
      瀛洲水滿分裨海,靈囿垣長接禁宸。
      虎圈久關(guān)空獸簿,龍舟稀泛靜魚綸。
      賞花未許陪游幸,誰羨賡歌作宋臣。
    • 黃沙障天天半昏,炮頭風(fēng)急萬馬奔。
      何人去塞土囊口,天與河流一色渾。
      曠野麥苗才尺許,只見風(fēng)來不見雨。
      雨師風(fēng)伯不相能,彼蒼高高奈何汝。
    • 陽氣渙不收,淫雨夜復(fù)晝。
      倒傾怪盆翻,并集疑輻湊。
      鳩婦頻見離,蛇醫(yī)頗遭詬。
      日月何道行,雷霆半空斗。
      顧無大藥資,己彼太虛罝。
      下堂褰裳齊,出戶縮頸脰。
      相忘魚圉洋,并坐鳥棲宿。
      不辨過河牛,時看掛樹蜼。
      乞漿歲在酉,祭社日惟戊。
      民謠適厚誣,神賜誠大繆。
      攸除荊室完,既潴白渠溜。
      叵將瓿帟盛,強把桔槔救。
      具棹防陸沉,移書緣屋漏。
      因之憫大田,豈暇念靈囿。
      荷蓑徒水耕,痔矰休火耨。
      溪毛繞宅生,田稚幾家茂。
      灶沉或浮釜,墻覆乃失溜。
      湯湯咸其咨,蕩蕩孰能救。
      斯倉不成千,厥賦難至冓。
      空聞田畯喜,亦笑楯郎怐。
      積惡等貫盈,飲酒比多又。
      極備固有由,太甚不可復(fù)。
      往日害未消,今歲勢仍驟。
      槁項八口饑,疾首兩眉皺。
      神禹合胼胝,蒙莊念昏瞀。
      地志費推尋,水經(jīng)慵句讀。
      出門一壺隨,俯井尺繘收。
      花姬首夜膏,石丈齒朝漱。
      彼蒼有聞知,下土敢陳奏。
      朝廷闕四門,刑罰謹(jǐn)三就。
      聽政厭衡石,祈年飾籩豆。
      誰召淮吳災(zāi),復(fù)致川廣寇。
      居人廢鋤犁,行者耀甲胄。
      赤子困泥涂,蒼生脫衣袖。
      米價市上騰,錢神橐中走。
      寫帖顏腹空,題詩沈腰瘦。
      況茲雨再零,絕類人多疚。
      否塞求疏通,崎嶇戒顛踣。
      幸有客露冕,豈乏人衣繡。
      發(fā)廩在斯今,為府合仍舊。
      首從芻蕘詢,急向膏肓灸。
      莫厚庶以寧,不傭遂全覆。
      滂沱免月離,霡霂應(yīng)春候。
      因地修厥利,自天獲多祐。
      漸墾千畝連,卒致萬家富。
      吳沼尚無虞,蜀天底須諲。
      頓如元豐間,不落貞觀后。
      永圖幸勿忘,膚見奚足狃。
      一挽康年回,吾邦即非陋。
    • 獨上高丘望大洋,晚風(fēng)吹淚濕衣裳。
      何人忍恥修降表,當(dāng)日臨危進講章。
      島國全身惟叛相,潭州無事卻勤王。
      史家未識留燕意,便把祥興系宋亡。
    • 燕南蹙翠維房山,高公昔者生其間。
      戲拈畫筆少明豁,玉女峰亞垂煙鬟。
      積雨初收隔春樹,望見人家鳴邊住。
      亦知中有王維詩,行到水窮無覓處。
    • 暑氣郁蒸知懶出,肩輿只許到寒家。
      元脩席上能供菜,康節(jié)車前慣看花。
      尊酒長空非北海,冊書相對是南華。
      醉鄉(xiāng)不識茫茫路,始信吾生亦有涯。
      ¤
    • 籃輿朝出看山初,懶學(xué)陶潛去荷鋤。
      新法不行誰執(zhí)拗,舊書無用是潛虛。
      俗人自詫才名盛,老態(tài)終嫌禮法疏。
      三月柴門無客到,日高閑把白頭梳。
      ¤
    • 布衾寒擁對床屏,鵲繞南枝月過庭。
      暝目誰除子瞳障,齋心自比太常醒。
      花時漸好仍籠霧,燈節(jié)相催屢問星。
      便有玉堂天上意,銅壚當(dāng)案冷煙青。
    吳寬 [明朝]

    吳寬(1435年-1504年8月19日? ),字原博,號匏庵、玉亭主,世稱匏庵先生。直隸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名臣、詩人、散文家、書法家。 吳寬為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狀元,授翰林修撰,曾侍奉孝宗讀書。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yù)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xué)士。官至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謚號“文定”。 吳寬的詩深厚醲郁,自成一家,著有《匏庵集》? 。又擅書法,作書姿潤中時出奇崛,雖規(guī)模于蘇,而多所自得。 概述內(nèi)圖片來源:《五同會圖像卷》?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吳寬的詩,吳寬代表作,吳寬的名詩,吳寬的詩句,吳寬的詩全集,吳寬簡介

    http://4000877588.com.cn/shici_alist_1141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