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以意為之
一ˇ 一ˋ ㄨㄟˊ ㄓ
YYWZ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p>
以意為之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魯迅《書信集·致李樺》:“假使以意為之,那就決不能真切,hao86.com深刻,也就不成為藝術?!?/p>
(1)(介)用;拿;按:~少勝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時機。
(5)(介)〈書〉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書〉(連)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黃河~北|九年~前。
(1)(名)意思:同~|來~|詞不達~。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動)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1. 做,行,做事:為人。為時。為難。不為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2. 當做,認做:以為。認為。習以為常。
3. 變成:成為。
4. 是:十兩為一斤。
5. 治理,處理:為政。
6. 被:為天下笑。
7. 表示強調:大為惱火。
8. 助詞,表示反詰或感嘆:敵未滅,何以家為?
9. 姓。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