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有眼無瞳
一ㄡˇ 一ㄢˇ ㄨˊ ㄊㄨㄥˊ
YYWT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同“有眼haO86.com無珠”。
元·史九敬先《莊周夢(mèng)》第一折:“都只因氣送了人,到底成何用。誰知你有眼無瞳?!?/p>
有眼無瞳作謂語、定語;用于罵人。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4回:“臣有眼無瞳,以致當(dāng)年不識(shí)英雄之主,獲罪難逃?!?/p>
1. 存在:有關(guān)。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3.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學(xué)問。
6. 用在某些動(dòng)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qǐng)。
7.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8.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名)人或動(dòng)物的視覺器官。通稱眼睛。
(2)(名)(~兒)小洞;窟窿:泉~|炮~|拿針扎一個(gè)~兒。
(3)(名)(~兒)指事物的關(guān)鍵所在:節(jié)骨~兒。
(4)(名)圍棋用語;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間的空兒;在這個(gè)空兒中對(duì)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戲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窯洞:一~井|一~舊窯洞。
1.沒有,與“有”相對(duì);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duì))。無非(只,不過)。無動(dòng)于衷。無所適從。
(名)瞳孔;眼球中心的圓孔。通稱瞳人。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