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怨聲載道
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
YSZD
主謂式成語
載;不能讀作“三年五載”的“zǎi”。
怨;不能寫作“冤”。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p>
怨聲載道主謂式;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茅盾《鍛煉》:“我也看著不像樣。這三天工夫,大haO86.com家都怨聲載道?!?/p>
complaints are heard everywhere
怨嗟(えんさ)の聲(こえ)が道(みち)に満(みち)ている
всеобщий народное недовольство
<德>überall hǒrt man Klagen und Murren<法>mécontentement général
(1)(動)怨恨:~毒|~憤。
(2)(動)責怪;埋怨:抱~|愁~|恨~|天怒人~。
(1)(名)(~兒)聲音:雨~。
(2)(量)表示聲音發(fā)出的次數:喊了兩~。
(3)(動)發(fā)出聲音;宣布;陳述:~東擊西。
(4)(名)名聲:~譽|~望。
(5)(名)聲母:雙~疊韻。
(6)(名)字調:平~|四~。
1. 裝,用交通工具裝:載客。載貨。載重。載體。裝載。滿載而歸。
2. 充滿:怨聲載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載歌載舞。
4. 姓。
1.道路:鐵~。大~。人行~。羊腸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下水~。黃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頭頭是~。以其人之~,還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義。
5.技藝;技術:醫(yī)~。茶~?;ā?。
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傳~。衛(wèi)~士。
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俊!谩@稀?。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
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兒,一條斜~兒。
10.姓。
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qū)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
12.某些國家行政區(qū)域的名稱。
13.說:~白。能說會~。一語~破。
14.用語言表示(情意):~喜?!?。~謝。
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
16.以為;認為:我~是誰呢,原來是你。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