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yǔ)
捉賊見贜
ㄓㄨㄛ ㄗㄟˊ ㄐ一ㄢˋ ㄗㄤ
ZZJZ
連動(dòng)式成語(yǔ)
古代成語(yǔ)
中性成語(yǔ)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shí)為根據(jù)。
元 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見臟,捉奸見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奸夫來便罷。”
捉賊見贓連動(dòng)式;作謂語(yǔ)、賓語(yǔ);指辦事要以事實(shí)為根據(jù)。
自古道:‘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鳌な?span id="9a9zra1" class="add_opacity">【好查hao86.com】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捉奸見雙
(1)(動(dòng))握;抓
(2)(動(dòng))使人或動(dòng)物落入自己的手中:~奸|~賊|~老鼠。
(1)(名)偷東西的人。
(2)(名)做大壞事的人(多指危害國(guó)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動(dòng))〈書〉傷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滿意或不正常的地方:~涼|~冷|~熱。
1. 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2. 接觸,遇到:怕見風(fēng)。見習(xí)。
3. 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
4. (文字等)出現(xiàn)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
5. 會(huì)晤:會(huì)見。接見。
6. 對(duì)事物觀察、認(rèn)識(shí)、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duì)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詞,表示被動(dòng)或?qū)ξ胰绾危阂娡?。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
(名)通過不正當(dāng)?shù)耐緩将@得的財(cái)物:賊~|分~|官~|物~|~款。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