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ㄐ一 ㄕㄢ ㄓ ㄓˋ
JSZZ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舊時(shí)用以稱譽(yù)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hao86.com好查】山之節(jié)”。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zhì)書》:“偉長獨(dú)懷文抱質(zhì),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箕山之志作賓語;用于人的節(jié)操。
文帝問曰:‘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dá)堯心,豈足多慕?!凵鯋??!稌x書 向秀傳》
1. ?用竹篾、柳條或鐵皮等制成的揚(yáng)去糠麩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稱“簸箕”):箕帚。
2. ?簸箕形的指紋,不成圓形:斗(
)箕。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姓。
(1)(名)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高~。
(2)(名)形狀像山的東西:冰~。
(3)(名)蠶蔟:蠶上~了。
(4)(名)指山墻:房~。
(5)(名)姓。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動)〈方〉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稱~~。
(4)(動)記:~喜|~哀。
(5)(名)文字記錄:雜~。
(6)(名)記號:標(biāo)~。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