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5-07-22 15:23:11
能言巧辯(néng yán qiǎo biàn)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 【字?jǐn)?shù)】:
四字成語
- 【繁體】:
能言巧辯
- 【注音】:
ㄋㄥˊ 一ㄢˊ ㄑ一ㄠˇ ㄅ一ㄢˋ
- 【簡拼】:
NYQB
-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成語
- 【年代】:
古代成語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能言巧辯成語意思
能言巧辯解釋:
形容能說會道,善于言辯。
能言巧辯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恰才靈壁之戰(zhàn),項(xiàng)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xiàng)王馳還……破項(xiàng)王必矣?!?/p>
能言巧辯語法:
能言巧辯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善于言辯。
能言巧辯示例:
躕很薄,據(jù)俗見說,這是能言巧辯的標(biāo)記。(葉圣陶《hAo86.com橋上》)
能言巧辯英語:
have the gift of gab
能言巧辯近義詞:
能說會道、伶牙俐齒、巧舌如簧
能言巧辯反義詞:
笨嘴拙舌、笨口拙舌、笨嘴拙腮
- 1.辯論會上,他能言巧辯,終于勝了對方。
- 2.?卡拉爾公爵想說些什么,可平時(shí)能言巧辯的嘴突然不好使了,他生平頭一次結(jié)巴的說話,他道?請問,您是??????
- 3.孟關(guān)呸了一聲,心知這妖女能言巧辯,不再說話,猛然沖了過去,打出數(shù)掌將舞影籠罩住,兩人片刻間已經(jīng)過了數(shù)十招。
- 4.這人能言巧辯的,若是心機(jī)不足,只怕吃虧的還是自己。
- 5.隨即,先以從于毒部降兵中挑選出來的能言巧辯的人為使者,去各個(gè)山頭拜山,言投降不殺,以青州黃巾為例,若降,則安置屯田,必?zé)o饑寒壓迫;不降,則于毒就是例子。
- 6.能言巧辯可不是趙羽所長,他沉聲聚氣,粗壯的手臂橫空而出,喝哼一聲,勁道兇猛的‘鐵砂掌’施展了出來,眾人只覺得臉上有風(fēng)劃過的感覺,等回過神來。
能言巧辯字義分解
-
- [ néng ]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賢能。能工巧匠。能者為師。
3. 勝任,善于:能夠。能柔能剛。力所能及。欲罷不能。能動。
4. 會(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應(yīng)該:你不能這樣說他。
6. 物理學(xué)名詞,“能量”的簡稱:電能。熱能。
7. 和睦:“(蕭)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8. 傳說中的一種獸,似熊。
9. 古代稱一種三足鱉。
-
(1)(名)話:~語|語~|格~。
(2)(動)說:~之有理|暢所欲~。
(3)(量)漢語的一個(gè)字叫一言:五~詩。
(4)姓。
-
(1)(形)心思靈敏;技術(shù)高明:~干|~匠|~辯。
(2)(形)(手、口)靈巧:~勁兒|~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種機(jī)會:~合|~遇|湊~|剛~|可~|碰~|偏~。
(4)(形)虛浮不實(shí)的(話):花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