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具軆而微
ㄐㄨˋ ㄊ一ˇ ㄦˊ ㄨㄟ
JTEW
偏正式成語
而;不能讀作“ěr”。
具;不能寫作“俱”。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1)(名)用具:農(nóng)~|文~|家~|雨~|臥~|餐~。
(2)(量)〈書〉用于棺材、尸體和某些器物:座鐘一~。
(3)(動)具有:~備|初~規(guī)模|略~輪廓。
(4)(動)〈書〉備;辦:~呈|~結|敬~菲酌。
1.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zhì)。體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2.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4. 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5.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
6. 事物的格局、規(guī)矩:體系。體制。
7. 親身經(jīng)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 )。
8.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
9. 與“用”相對?!绑w”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nèi)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xiàn)。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1)(形)細?。惠p微:~?。?。
(2)(形)(某些計量單位的)一百萬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奧妙:~觀|~言大義。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