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晨鐘暮皷
ㄔㄣˊ ㄓㄨㄥ ㄇㄨˋ ㄍㄨˇ
CZMG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hao86.com好查】暮:傍晚。佛教規(guī)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宋 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p>
晨鐘暮鼓聯(lián)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令人警悟的話。
但見丹霞翠壁遠(yuǎn)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宋 歐陽修《廬山高》詩)
the matin bells and vesper drums--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洛陽附近龍門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長約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萬尊,藝術(shù)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內(nèi)供奉的是盧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龍門奉先寺》描寫僧侶的晨鐘暮鼓生活:“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fā)深省?!?/p>
(名)早晨;有時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時間:清~|凌~。
(1)(名)響器;中空;用銅或鐵制成:~鼎|~鼓|~樓。
(2)(名)計時的器具;有掛在墻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擺|~表|~點(diǎn)|~聲。
(3)(名)指鐘點(diǎn)、時間:六點(diǎn)~。
(4)(動)(情感)等集中:~愛|~情。
(5)姓。
(6)(名)同“盅”。
(1)(名)傍晚:~色|朝三~四。
(2)(形)(時間)將盡;晚:~春|~年。
(1)(名)(~兒)打擊樂器;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銅~|手~|大~|花~。
(2)(名)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動)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敲:~琴|~掌。
(4)(動)用風(fēng)箱等扇(風(fēng)):~風(fēng)。
(5)(動)發(fā)動;振奮:~動|~勵|~舞|~起勇氣|~足干勁。
(6)(動)凸起;漲大:他~著嘴半天沒出聲|口袋裝得~~的。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