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yǔ)
杜絶后患
ㄉㄨˋ ㄐㄩㄝˊ ㄏㄡˋ ㄏㄨㄢˋ
DJHH
動(dòng)賓式成語(yǔ)
古代成語(yǔ)
中性成語(yǔ)
杜絕:堵塞、斷絕;患:禍害、禍患。指徹底消除以后可能產(chǎn)生的禍患。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爐的山峰崩將下來(lái),恰好堵了洞門。霧幙白玉爐仍收回天上,從此白云洞再無(wú)人到。此是玉帝杜絕后患hao86.com之意。”
杜絕后患作謂語(yǔ)、賓語(yǔ);指消除禍患的可能。
蔡?hào)|藩《五代史演義》第43回:“狼子野心,終不可用。不如早除,杜絕后患。”
destroy the root of future trouble
(1)(名)杜樹;即棠梨、杜梨。喬木;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
(2)姓。
(3)(動(dòng))堵塞:防微~漸。
(1)(動(dòng))斷絕:~交|~緣|隔~|拒~|絡(luò)繹不~。
(2)(動(dòng))完全沒有了;窮盡;凈盡:斬盡殺~|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地|~壁|~處逢生。
(4)(形)獨(dú)一無(wú)二的;沒有人能趕上的:~技|他的書畫可稱雙~。
(5)(副)極;最:~大多數(shù)|~大部分。
(6)(副)絕對(duì)(用在否定詞前面):~無(wú)此意。
(7)(名)絕句:五~|七~。
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duì)):~門。村前村~。
2.方位詞。未來(lái)的;較晚的(指時(shí)間,跟“前、先”相對(duì)):~天。日~。~輩。先來(lái)~到。
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duì)):~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wú)~。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
7.姓。
(1)(名)禍害;災(zāi)難:~難|水~。
(2)(動(dòng))憂慮:憂~|~得~失。
(3)(動(dòng))害(?。?span>~?。摺?/span>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