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ㄈㄨˊ ㄍㄨㄤ ㄌㄩㄝˋ 一ㄥˇ
FGLY
聯(lián)合式成語
掠;不能讀作“l(fā)uě”。
浮光掠影和“走馬觀花”;都有“觀察事物不深入細(xì)致;印象不深”的意思。不同在于:①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可用于人或事物;“走馬觀花”偏重在“觀察粗略”;只用于人。②同樣用于看書學(xué)習(xí);浮光掠影強(qiáng)調(diào)馬虎、不深入;“走馬觀花”強(qiáng)調(diào)看得匆忙、速度快。
近代成語
貶義成語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xì)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
唐 禇亮《臨高臺(tái)》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p>
浮光掠影聯(lián)合式;作賓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學(xué)問從實(shí)地上用功,議論自Hao86.com然確有根據(jù);若浮光掠影,中無成見,自然隨波逐流,無所適從。(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a dim impression which vanishes easily
повéрхностное впечатлéние
<法>fugitif comme un éclat ou comme une ombre
(1)(動(dòng))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duì))
(2)(動(dòng))〈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氣~到對(duì)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動(dòng)的:~財(cái)。
(5)(形)暫時(shí)的:~記|~支。
(6)(形)輕浮;浮躁:他人太~;辦事不踏實(shí)。
(7)(形)空虛;不切實(shí):~名|~夸。
(8)(形)超過;多余:人~于事|~額。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體上、使人能看見物體的那種物質(zhì);如太陽光、燈光、月光等。可見光是波長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電磁波。此外還包括看不見的紅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每秒約三十萬公里。因?yàn)楣馐请姶挪ǖ囊环N;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況下光沿直線傳播;所以也叫光線。參看〔紅外線〕、〔紫外線〕。
(2)(名)景物:風(fēng)~|春~明媚。
(3)(名)光彩;榮譽(yù):為國增~。
(4)(名)敬辭;表示光榮;用于對(duì)方來臨:~臨|~顧。
(5)(動(dòng))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澤。
(7)(形)光滑;光溜:磨~|這種紙很~。
(8)(副)一點(diǎn)不剩;全沒有了;完了:精~|用~|把敵人消滅~。
(9)(動(dòng))(身體)露著:~膀子|~著頭。
(10)(副)只;單:任務(wù)這么重;~靠你們兩個(gè)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
(1)(動(dòng))〈方〉順手拿;抄:~起一根棍子就打。
(2)(動(dòng))掠奪(多指財(cái)物):搶~|~取|奸淫擄~。
(3)(動(dòng))輕輕擦過或帶過:涼風(fēng)~面|燕子~過水面|嘴角上~過一絲微笑。
(4)(動(dòng))用棍子或鞭子打:拷~。
1. 物體擋住光線時(shí)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間無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ㄓ啊5褂??;糜?。影壁。影響。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無影無蹤。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風(fēng)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誹謗中傷)。
2. 形象:攝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3. 描摹:影寫。影抄。影宋本。
4. 指“電影”:影評(píng)。影院。影片。影視(電影和電視)。影壇。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