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yǔ)視頻百科
常用成語(yǔ)
稀裏嘩啦
ㄒ一 ㄌ一ˇ ㄏㄨㄚ ㄌㄚ
XLHL
復(fù)雜式成語(yǔ)
近代成語(yǔ)
貶義成語(yǔ)
象haO86.com聲詞,形容雨、東西倒塌等發(fā)出的聲音。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3回:“三更時(shí)候,又趕上大風(fēng)大雨,只聽得稀里嘩啦,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p>
稀里嘩啦作定語(yǔ)、狀語(yǔ);用于口語(yǔ)。
徐光耀《平原烈火》:“鬼子進(jìn)一步,國(guó)民黨退兩步,稀里嘩啦地丟地方?!?/p>
rustling sound
稀哩嘩啦
(1)(形)稀疏。
(2)(形)事物出現(xiàn)得少。
(3)(形)含水多;?。?span>~釋|~少。
(4)(形)用在“爛、松”等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爛。
1.(~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兒。衣服~兒。這面是~兒,那面是面兒。
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duì)):~屋?!ΑM?。
3.街坊:鄰~?!?/p>
4.家鄉(xiāng):故~。鄉(xiāng)~。
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6.姓。
7.長(zhǎng)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1. 象聲詞:雨嘩嘩地下。
1. 助詞,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來(lái)啦?他早走啦。大樓終于建成啦!
1. 同“拉”。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