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的注音:ㄊㄨˇ ㄇㄨˋ ㄓ ㄅ一ㄢˋ
土木之變的意思
⒈ 亦稱“土木之難”。亦作“土木之禍”。指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shù)氖录?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 瓦剌貴族也先率軍攻明。宦官王振挾持英宗率軍親征,在土木堡 (今河北懷來縣東) 英宗被敵人俘虜, 王振為部下所殺。
引明馮夢龍《智囊補·術智·鄭公孫申》:“國朝土木之變, 也先挾王皇為名,邀求叵測?!?br />明黃溥《閑中今古錄摘抄》:“歲己巳,虜人也先犯邊,勸上親征者是也,乃沒土木之難。”
明馬愈《馬氏日抄·井氣》:“時王振擅權,將有土木之禍,水為異,以示象也?!?/span>
明英宗正統(tǒng)十四年(西元1449)?,英宗信宦官王振的意見,率領大軍親征也先,于土木堡兵敗被俘,兵士死傷慘重。史稱「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的字義分解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產(chǎn)|~俗。
(4)(名)指我國民間沿用的生產(chǎn)技術和有關的設備、產(chǎn)品、人員等:~方|~招兒。
(5)(形)不合潮流;不開通:~氣。
(6)(名)未熬制的鴉片:煙~。
(7)姓。
(1)(名)樹木:伐~|果~。
(2)(名)(木頭)木材和木料的總稱:棗~|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將就~。
(5)(Mù)姓。
(6)(形)質(zhì)樸:~訥。
(7)(形)麻木:腳~了。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動)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情況~了。
(2)(動)改變(性質(zhì)、狀態(tài));變成:后進~先進。
(3)(動)使改變:~農(nóng)業(yè)國為工業(yè)國。
(4)(形)能變化的;已變化的:~數(shù)|~態(tài)。
(5)(動)變賣:~產(chǎn)。
(6)(名)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事~|~亂。
(7)(名)指變文:目蓮~。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bbe243ac9fbbe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