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其所以的意思
忘其所以
(1) 形容得意忘形、高興之極的姿態(tài)
⒈ 形容得意或興奮得失去常態(tài)。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誰想滿生是個輕薄后生,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公子此時是樂得忘其所以。”
茅盾《子夜》十五:“吳蓀甫忘其所以的突然問道:‘呀呀! 和甫 !我們那八個廠沒有事吧?’”
⒉ 忘記了一切。
引《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因事體年遠, 老王千戶也忘其所以了,忙喚王興,問其緣故?!?/span>
形容因過度興奮得意而失去常態(tài)。
【解釋】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yīng)有的舉止。
【出處】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示例】朱自清《萊茵河》:“不覺忘其所以,連船帶人都撞碎在巖上?!?/p>
【近義詞】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反義詞】謙虛謹慎
【語法】忘其所以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忘其所以的字義分解
(動)忘記:~掉|難~。
1. ?第三人物代詞,相當于“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他(她)的”、“他們(她們)的”、“它(們)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緘其口。獨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實。言過其實。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連詞,相當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詞,表示揣測、反詰、命令、勸勉:“其如土石何?”
6. ?詞尾,在副詞后:極其快樂。大概其。
1. 處,地方:住所。哨所。場所。處所。
2. 機關(guān)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詞,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領(lǐng)的部隊)。所謂(a.所說的;b.某些人所說的,含不承認意)。無所謂(不關(guān)緊要,不關(guān)心)。所有。各盡所能。所向無敵。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5. 用在動詞前,與前面的“為”或“被”字相應(yīng),表示被動的意思:為人所敬。
6. 姓。
(1)(介)用;拿;按:~少勝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時機。
(5)(介)〈書〉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書〉(連)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jié)構(gòu);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黃河~北|九年~前。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a06b43ac9fa06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