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詞的意思
⒈ 指宋時(shí)遇佳節(jié),命詞臣撰寫?zhàn)び趯m中壁上的詩詞。
引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貼子詞》:“按貼子詞者,宮中黏貼之詞也。古無此體,不知起於何時(shí)。第見宋時(shí)每遇令節(jié),則命詞臣撰詞以進(jìn),而黏諸閣中之戶壁,以迎吉祥。觀其詞乃五七言絶句詩,而各宮多寡不同,蓋視其宮之廣狹而為之,抑亦以多寡為等差也。然此乃時(shí)俗鄙事,似不足以煩詞臣,而宋人尚之,豈所謂聲容過盛之一端歟?”
貼子詞的字義分解
(1)(動(dòng))把薄片狀的東西粘在另一個(gè)東西上:粘~|張~。
(2)(動(dòng))緊挨:~近|~邊。
(3)(動(dòng))貼補(bǔ)。
(4)(名)津貼:津~。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3. 動(dòng)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棋子兒。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jì)時(shí):子時(shí)(夜十一點(diǎn)至一點(diǎn))。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dòng)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gè)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1)(名)語言中最小的有意義的能自由運(yùn)用的單位:~語。
(2)(名)說話或詩歌、戲劇、文章中的語句:歌~。
(3)(名)一種長短句押韻的詩體;由五、七言詩和民歌發(fā)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8abe43ac9f8ab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