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然的意思
夷然
(1) 平靜鎮(zhèn)定hAo86.com的樣子
⒈ 坦然,泰然。 《晉書·謝安傳》:“堅(jiān)后率眾,號百萬,次于淮肥,京師震恐。加安征討大都督。
引玄入問計(jì), 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br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 胡三省注云:“夷,坦也,平也。言坦然無異平日也?!?br />金王若虛《茅先生道院記》:“時(shí)羣盜縱掠,而公夷然視之,神色自若?!?br />茅盾《幻滅》六:“靜這么分析人類的行為,心頭夷然舒暢起來?!?/span>
⒉ 鄙視貌。
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深公得此義,夷然不屑也?!?br />清李漁《慎鸞交·目許》:“我看那位榜首,雖然與眾齊驅(qū),卻有箇夷然不屑之意?!?br />象升《<振素庵詩集>序》:“君( 蔣伯寅 )負(fù)才尚氣,肝肺槎枒,於人世名利委瑣之途,夷然不屑也?!?/span>
夷然的字義分解
1.平坦;平安:化險(xiǎn)為~。
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彈?!珵槠降?。
3.滅掉;殺盡:~滅。~族。
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四~。
5.舊時(shí)泛指外國或外國人:~情。華~雜處。
6.姓。
1.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 ?以為對,答應(yīng),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 ?這樣,如此:當(dāng)然。然后。然則。
4.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 ?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顯然。忽然。飄飄然。
6. ?古同“燃”。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7ec243ac9f7ec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