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下的意思
⒈ 謂口氣緩和下來,不再堅持原先的看法。
引《東觀漢記·趙孝王良傳》:“良意下,曰:‘我為詐汝耳,當復何苦乎?’”
⒉ 意見。
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不知你意下如何?”
明陳汝元《金蓮記·賜環(huán)》:“賢侄暫留敝寓,一則重逢骨肉,二則進取功名,不識意下如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我倒有一個主張,不知你們兩位意下如何?”
⒊ 心中。
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黃巢﹞睡醒后,意下思量李克用渾名李鵶兒,諸軍皆著黑衣?!?br />《儒林外史》第一回:“鄉(xiāng)下孩子們?nèi)宄扇焊Γ膊环旁谝庀?。?br />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但他還是那樣不在意下的哈哈一笑。”
心中。
意下的字義分解
(1)(名)意思:同~|來~|詞不達~。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動)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76e243ac9f76e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