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夔已足的意思
見“一hao86.com夔足 ”。
⒈ 見“一夔足”。
夔,相傳為舜時樂官,可以制樂。一夔已足比喻得一專門人才便足以成事。語出《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一夔已足,故曰夔一足?!埂?/p>
【解釋】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呂氏春秋·察傳》:“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jié)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示例】昔堯作《大章》,一夔已足。(《后漢書 曹褒傳》)
【反義詞】多多益善
【語法】一夔已足作謂語;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一個足夠了。
一夔已足的字義分解
(1)(數(shù))數(shù)目;最小的正整數(shù)。
(2)(形)同一:~視同仁|咱們是~家人|咱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形)全;滿:~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專一:~心~意。
(6)(副)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
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歇|笑~笑。
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
(7)(副)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結果):~跳跳了過去|~腳把它踢開。
(8)(副)一旦;一經:~失足成千古恨。
(9)(助)〈書〉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何速也|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1.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龍而只有一足的動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慶奉節(jié)一帶。
(1)(動)停止:爭論不~。
(2)(副)已經:時間~過。
(3)(副)〈書〉后來;過了一會兒:~忽不見。
(4)(副)〈書〉太;過:為~甚?!垂拧涤滞耙浴薄?/p>
(1)(名)腳;腿:~跡|~球|畫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夠:~額|~金|~數(shù)|~月|富~|豐衣~食。
(4)(副)夠得上某種數(shù)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為憑|微不~道。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465a43ac9f465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