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受大走的意思
⒈ 謂輕打就受,重打就逃開。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yīng)抱的態(tài)度。
引語本《孔子家語·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后漢書·隗囂傳》:“昔虞舜事父,大杖則走,小杖則受。”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小受大走,直將代孟母投梭?!?/span>
父母處罰,若是輕打就接受,若是重打則逃走,以免受傷而陷父母于不義。參見「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條。
【解釋】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yīng)抱的態(tài)度。
【出處】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p>
【示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小受大走,直將代孟母投梭?!?/p>
【近義詞】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語法】小受大走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用于人。
小受大走的字義分解
(1)(形)在體積、面積、數(shù)量、力量、強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較的對象:~河|地方~|~路。
(2)(副)短時間地:~?。?。
(3)(副)稍微:~有才華|牛刀~試。
(4)(形)略微少于;將近:干了~半輩子。
(5)(形)排行最末的:~兒子。
(6)(名)年紀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討~。
(8)(代)謙辭;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女|~店。
(1)(動)接受。
(2)(動)遭受:~災(zāi)。
(3)(動)忍受;禁受:~不了。
(4)(動)〈方〉適合:~吃(吃著有味)|~聽(聽著入耳)。
1.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對比,比如: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3.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5.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7. 時間更遠: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
(1)(動)跑
(2)(動)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
(3)(動)移動:挪動:挪動
(4)(動)離開;去:車剛~|把土抬~。
(5)(動)(親友之間)來往:~娘家|~親戚。
(6)(動)通過;由:~這個門出去。
(7)(動)漏出;泄露:~風|~漏|~氣。
(8)(動)改變或失去原樣:~味|~樣|~色|~眼。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f1be643ac9f1be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