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逐鹿的意思
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hAo86.com其鹿,天下共逐之。”
⒈ 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
引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br />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br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br />郭孝成《陜西光復記》:“當中原逐鹿之時,正豪杰從龍之會?!?br />陳毅《失題》詩:“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span>
比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
【解釋】中原:古代指我國中部;跟邊疆相對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權或爭逐的對象。舊時比喻群雄在中原爭奪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p>
【示例】北伐戰(zhàn)爭時期,幾支軍閥武裝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近義詞】逐鹿中原
【語法】中原逐鹿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中原逐鹿的字義分解
1.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àng)中。中原。中華。
2. 在一定范圍內,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3.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6. 適于,合于:中看。
(1)(形)最初的;開始的:~始|~人|~生動物。
(2)(形)原來;本來:~地|~作者。
(3)(形)沒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動)原諒:情有可~。
(6)(名)寬廣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
(1)(動)追趕:~鹿|隨波~流。
(2)(動)驅逐:~客|~出。
(3)(副)挨著(次序):~次|~個|~句|~年|~日|~條。
(1)(名)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獸頭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內含血液;是貴重的藥材。
(2)(Lù)姓。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ef4d843ac9ef4d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