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詔書

    詔書的拼音:zhào shū

    詔書的注音:ㄓㄠˋ ㄕㄨ

    詔書的詞性:名詞

    詔書的結構:(左右結構)(獨體結構)

    詔書的意思

    • 詔書詞語解釋:

      詔書zhàoshū

      (1)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書

      衣帶詔書
      【好查hao86.com】
      imperial decree; imperial edict
    • 什么是詔書引證解釋:

      ⒈ 皇帝頒發(fā)的命令。

      《史記·儒林列傳》:“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br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br />《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一日, 哲宗皇帝晏駕,新天子即位,頒下詔書,大赦天下?!?br />陳白塵《大風歌》第一部第二章:“呂雉冷笑道:‘ 陳平、周勃是奉先皇帝詔書前去斬樊噲,三妹今日進宮,究竟是來吊喪,還是向先皇帝算帳?’”

    • 詔書國語詞典: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書。

    • 詔書的網絡解釋:

      詔書

    • 詔書(zhào shū)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書。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詔字。秦王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君主制的國家后,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號稱皇帝,自稱曰朕。并改命為制,令為詔,從此詔書便成為皇帝布告臣民的專用文書。漢承秦制,唐、宋廢止不用,元代又恢復使用。明代用詔書宣布重大政令或訓誡臣工。

    詔書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承驚覺,不見詔書,魂不附體,手腳慌亂。
    • 身居將閫,功無補于涓埃;口誦詔書,面有慚于軍旅!尚作聰明而過慮,徒懷猶豫而致疑謂無事而請和者謀,恐卑辭而益幣者進。
    • 臣元年十一月被公車司馬令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詔書征臣,更賜安車、衣被、茵蓐,以禮發(fā)遣,光寵并臻,優(yōu)命屢至,怔營竦息,悼心失圖。
    • “陰謀篡位”說的是康熙駕崩,隆科多宣詔書“傳位于四子”,而八王他們說詔書寫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搶班奪權,改了先王詔書。
    • 我會曉告主事者,不能漏泄制詔內容,以防罪囚曲解詔書,有妨公平鞫訊。
    • 艾被詔書,即遣強兵,束身就縛,不敢顧望,誠自知奉見先帝,必無當死之理也。
    •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有兩廣總督李鴻章,朝廷都希望他們來勤王,不斷給他們發(fā)詔書,但是他們都不來,這些人不愿意介入此事。
    • 分茅胙土之賞,決不食言!當王承恩閱讀詔書時候,崇禎焦急地從龍椅上突然站起,在暖閣中走來走去。
    • 但這樣的荒唐論調被一道詔書給廢止了,頒布這道詔書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奧多羅斯福。
    • 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吹”。

    詔書的字義分解

    • 讀音:zhào

      (1)〈書〉

      (2)(動)教誨;告訴;告誡。

      (3)(名)詔書;皇帝頒發(fā)的命令。

    • 讀音:shū

      (1)(動)寫字;記錄;書寫:大。振筆直

      (2)(名)字體:隸~。

      (3)(名)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

      (4)(名)書信:家~。

      (5)(名)文件:說明~。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ed64343ac9ed64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