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有頭,債有主的意思
⒈ 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引《五燈會元·西禪需禪師法嗣·劍門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br />《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各人冤有頭,債有主,你平白焦愁些甚么?!?br />曹禺《日出》第四幕:“誰叫你跟他們說好話?冤有頭,債有主,我自己沒求過他們,要你去求?”
亦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捋起雙袖,握著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只要實説,對我一一説知武大死的緣故,便不干涉你!’”
葉圣陶《倪煥之》十二:“說得出這種無賴話的,未必懂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的道理?!?/span>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元.施惠《幽閨記.第七出》:「休敢,休敢,俺和你魚水無交,冤有頭,債有主,教你一個來時一個死?!埂督鹌棵罚谝黄呋亍罚骸父魅嗽┯蓄^債有主,你平白焦愁些甚么?」也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解釋】冤有冤頭,債有債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須找為主的人。
【出處】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劍門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p>
【示例】冤有頭,債有主,武松找到了蔣門神,好好地教訓了他一頓。
【近義詞】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語法】冤有頭,債有主復句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冤有頭,債有主的字義分解
(1)(名)冤枉;冤屈:~情|鳴~|伸~。
(2)(名)冤仇:~家。
(3)(動)上當;吃虧。
(4)(動)〈方〉欺騙:你別~人。
1. 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3.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學問。
6.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
7.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8.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頭發(fā)或所留頭發(fā)的樣式:剃~。梳~。平~。分~。你的臉形留這種~不合適。
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筆~兒。中間粗,兩~兒細。
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兒。提個~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兒啊!
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兒。蠟~兒。鉛筆~兒。
6.頭目:李~兒。他是這一幫人的~兒。
7.方面:他們是一~兒的。心掛兩~。
8.第一:~等。~號。
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車?!R?!?。
10.姓。
1.(~兒)名詞后綴。 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動詞詞根:念~。扣~。饒~。嚼~兒??础珒骸B牎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甜~兒。
2.方位詞后綴:上~。下~。前~。后~。里~。外~。
(1)(名)欠別人的錢
(2)(動)借債。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ebea043ac9ebea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