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的意思
劍拔弩張
(1) 表現(xiàn)出彼此的敵意或敵對(duì)的行動(dòng);準(zhǔn)備交手
(2) 比喻形勢(shì)緊張,一觸即發(fā)
⒈ 喻形勢(shì)緊張或聲勢(shì)逼人。
引語本《漢書·王莽傳下》:“省中相驚傳,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張弩?!?br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你們劍拔弩張,汗流浹背,到底做成了些什么呢?”
老舍《四世同堂》四:“他還很自然,不露出劍拔弩張的樣子。”
⒉ 喻書畫筆法崛奇雄健。
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píng)》:“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明宋濂《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筆力雄峭,有劍拔弩張之勢(shì)?!?br />清楊懋建《京塵雜錄·丁年玉筍志》:“偶然把筆,學(xué)畫蘭蕙,風(fēng)枝雨葉,縱橫離披,亦殊有劍拔弩張之態(tài)?!?/span>
⒊ 謂詩詞中表現(xiàn)的豪情壯志過于顯露。
引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稼軒詞著力太重處,如《破陣子》《水龍吟》等作,不免劍拔弩張……信筆寫去,格調(diào)自蒼勁,意味自深厚,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札,斯為絶技?!?/span>
形容書法筆力雄健。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píng)〉:「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购笠嘈稳萸閯?shì)緊張或聲勢(shì)逼人。如:「由于雙方互不讓步,終至演變成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挂沧鳌稿髲垊Π巍埂?/p>
【解釋】弩:古代一種用機(jī)械力量射箭的弓;張:弓上弦。劍拔出來了;弓拉開了。比喻形勢(shì)緊張;一觸即發(fā)。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shì)遒勁。
【出處】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píng)》:“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p>
【示例】法國(guó)兵艦在閩汪口出入頻繁,而交涉方面劍拔弩張,看樣子福州船局必難幸免法國(guó)兵艦的炮火。(高陽《清宮外史》下冊(cè))
【近義詞】一觸即發(fā)、千鈞一發(fā)、箭在弦上、如箭在弦
【反義詞】銷兵洗甲
【語法】劍拔弩張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雙方?jīng)_突。
劍拔弩張的字義分解
(名)古代兵器;青銅或鐵制成;長(zhǎng)條形;一端尖;兩邊有刃;可以佩帶。
(1)(動(dòng))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動(dòng))吸出:~毒|~火罐。
(3)(動(dòng))挑選:選~|提~。
(4)(動(dòng))攻取:~據(jù)點(diǎn)。
(5)(動(dòng))超出;高出:~尖|出類~萃。
(6)(動(dòng))起動(dòng):~步|~腳|開~。
(7)(動(dòng))把東西放在水里泡。
(名)弩弓;古代一種弓箭。
1. ?開,展開:張開。張目(a.睜大眼睛;b.助長(zhǎng)某人的聲勢(shì)稱“為某人張張”)。張榜。鋪張。張燈結(jié)彩。綱舉目張。
2. ?商店開業(yè):開張。
3. ?拉緊:緊張。張力。
4. ?擴(kuò)大,夸大:夸張。
5. ?放縱,無拘束:乖張。囂張。
6. ?料理,應(yīng)酬:張羅。
7. ?驚惶,慌忙:張惶失措。
8. ?看,望:張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詞:一張紙。三張桌子。幾張嘴。兩張弓。
11. ?姓。
相關(guān)的成語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e4c3a43ac9e4c3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