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疏的意思
⒈ 謂自求與之疏遠(yuǎn)。
引《楚辭·離騷》:“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yuǎn)逝以自疏?!?br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br />《北史·李彪傳》:“臣雖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⒉ 猶自解。
引宋蘇洵《六經(jīng)論·書論》:“伊尹攝位,三年而無一言以自解, 周公為之,紛紛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span>
自疏的字義分解
(1)(代)自己:~愛|~備|~便|~費|~供|~家|~薦|~救|~勉|~棄|~謙|~強|~殺|~述|~訴|~習(xí)|~信|~?。S|~選|~學(xué)|~專|~足|~不量力|~掘墳?zāi)梗Q清高|~投羅網(wǎng)|~我批評|~言~語|~作聰明。
(2)(副)自然;當(dāng)然:~不待言|~當(dāng)努力|~有公道。
(3)(介)從;由:~古|~外|~小|~遠(yuǎn)而近。
(1)(動)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2)(形)事物之間距離遠(yuǎn);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林|~星。
(3)(形)關(guān)系遠(yuǎn);不親近;不熟悉:~遠(yuǎn)|生~。
(4)(動)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虛:志大才~。
(6)(動)分散;使從密變?。?span>~散。
(7)姓。
(8)(名)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
(9)(名)古書的比“注”更詳細(xì)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jīng)注~》。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e199c43ac9e199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