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印綬

    印綬的拼音:yìn shòu

    印綬的注音:一ㄣˋ ㄕㄡˋ

    印綬的結構:(左右結構)(左右結構)

    印綬的意思

    • 印綬詞語解釋:

      印綬yìnshòu

      (1) 舊時稱印信和系印的綬帶

      【好查hao86.com】
      silk ribbon used to fasten seals and correspondence
    • 什么是印綬引證解釋:

      ⒈ 印信和系印信的絲帶。古人印信上系有絲帶,佩帶在身。

      《史記·項羽本紀》:“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
      《舊唐書·裴度傳》:“帶丞相之印綬,所以尊其名;賜諸侯之斧鉞,所以重其命?!?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四回:“﹝兗州府﹞連忙委了本府經歷廳,到嶧縣去摘了印綬,權時代理縣事。”

      ⒉ 借指官爵。

      唐韋應物《餌黃精》詩:“終期脫印綬,亦與天壤存。”
      宋彭乘《墨客揮犀》卷三:“舊説見龜蛇集者有印綬之喜?!?/span>

    • 印綬國語詞典:

      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絲帶。

    • 印綬的網絡解釋:

      印綬

    • 印綬,漢語詞匯。拼音:yìn shòu
    • 釋義:1、印信和系印信的絲帶。古人印信上系有絲帶,佩帶在身。2、借指官爵。
    • 臣雖自展竭,無益庶政,謹上印綬節(jié)鉞,退還田里,以避賢路。
    • 那不是所謂的傳國玉璽,而是私人的印綬。
    • 靈帝聽信讒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奪封戶六千。
    • 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兇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
    • 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
    • 蜀后主劉禪驚恐失據(jù),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勸導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綬,并寫信到鄧艾那里請降。
    • 主公言之有理,不過,既便如此,也不用關押,依我看來,只需削弱二公子權柄,讓他交出左將軍陽翟侯印綬,投閑置散就可以了。
    • 最終,關羽發(fā)完牢騷,也就拜受印綬
    • 葉羅兩家都有越王府的印綬,可又能怎么樣,沒有金丹真人坐鎮(zhèn),他們也入不了王府的法眼,自然就得不到青霞宮的厚待,勉強也就比徐金兩家稍微好一點。
    • 當年仲夏,翼公“乃解印綬謝諸僚友”,乘船沿贛江下行,自覓歸隱躬耕之地。

    印綬的字義分解

    • 讀音:yìn
      [ yìn ]

      1.圖章,戳記:印章。印璽。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

      2.痕跡:手印。指印。印子(a.痕跡;b.高利貸的一種,全稱“印印錢”)。

      3.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發(fā)(f?。?。

      4.彼此符合:印證。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 讀音:shòu

      (名)一種用來系官印或勛章等的彩色絲帶。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db44443ac9db44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