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威風的意思
八面威風
(1) 形容十分神氣、威風的樣子
⒈ 形容威風十足,聲勢懾人。
引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你八面威風大,端的是將相才?!?br />明董穀《碧里雜存·滿江紅》:“圣天子六龍護駕,大將軍八面威風?!?br />亦省作“八面威”。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只趁俺將軍八面威,呀,教他們狹路難相逢。”
⒉ 宋徽宗內庫所藏玉杯名。見《通俗常言疏證·武備》引李紹聞《云間雜志》。
比喻聲勢浩大、神氣十足的樣子。
【解釋】八面:各方面。形容聲勢氣派十足。
【出處】元 鄭德輝《三戰(zhàn)呂布》第三折:“托賴著真天子百靈咸助,大將軍八面威風。”
【示例】年齡不到五十許,體態(tài)雖十分端麗,神情卻八面威風。(清 曾樸《孽?;ā返谑兀?/p>
【近義詞】威風凜凜、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眉飛色舞、氣勢洶洶、得意洋洋、威儀非凡、得意揚揚、神氣十足
【反義詞】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卑躬屈膝、失魂落魄、威風掃地、垂頭喪氣
【語法】八面威風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有氣勢,威風十足。
八面威風的字義分解
(1)數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數;表示多:~面玲瓏。
(1)(名)頭的前部;臉:~孔。
(2)(動)向著:背山~水。
(3)(名)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地~|桌~|~兒。
(4)(動)當面:~談|~洽。
(5)(名)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的正面:鞋~|~兒。
(6)(名)幾何學上稱線移動所成的形跡;有長有寬;沒有厚:平~|~積。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詞后綴: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鏡子。
(10)(量)用于會見的次數:一~鏡子。
(11)(名)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兒)粉末:藥~兒。
(13)(名)面條:掛~|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瓜。
(名)表現出來的能壓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氣魄:~風|~勢。
1.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
2. ?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
3.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jié)、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
4. ?消息,傳聞:風傳(
)(傳聞)。聞風而動。5. ?表現在外的景象、態(tài)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并稱)。
6. ?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
7. ?中醫(yī)學指某些疾?。猴L癱。風濕。
8. ?姓。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b91e043ac9b91e0/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