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手的意思
⒈ 我國傳統(tǒng)戲曲的武打表演程式。是為刻畫人物服務(wù)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也叫做“出手”。它以一個角色為中心,同其他幾個角色相互配合,作拋擲傳遞武器的特技,并用打擊樂烘托氣氛,形成種種舞蹈性的驚險場面。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旦戲,如京劇《泗州城》、《盜仙草》等。少數(shù)武生、武凈戲里有時也用打出手,如京劇《鐵籠山》、《取金陵》等。
⒉ 方言。謂動手打架。
例如:大打出手。
戲劇中互相投擲傳遞武器的技巧,稱為「打出手」。
如:「他倆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打出手的字義分解
1. 擊,敲,攻擊:打擊。毆打。打殺。
2. 放出,發(fā)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號。打電報。
3. 做,造:打首飾。打家具。
4. 撥動:打算盤。
5. 揭,破,鑿開:打破。打井。
6. 舉,提起:打燈籠。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畫:打蠟。打戳子。
8. 寫出,開出:打證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結(jié)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獲取,購?。捍蛩?。打魚。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計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減,退:打住。打價兒。
17. 表示人體發(fā)出某種行為動作:打手勢。
18. 進行某種活動,從事或擔(dān)任某種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與某些動詞結(jié)合,基本上保留原動詞詞義:打掃。打擾。
20. 自,從:打哪兒來?
(1)(動)從里面走向外面:~來|~席。
(2)(動)超出。
(3)(動)往外拿:~主意。
(4)(動)出產(chǎn)、產(chǎn)生、發(fā)生:~問題。
(5)(動)發(fā)出:~汗。
(6)(動)顯露:~名。
(7)(動)顯得量多:不~數(shù)。
(8)(動)支出:~納。
(9)(名)〈方〉跟“往”連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一~戲。(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從里往外:跑~大門。(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含有從隱蔽到顯露或從無到有的意思:做~成績。(助)用在形容詞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
(1)(名)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
(2)(動)拿著:人~一冊。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冊|~折。
(4)(形)親手:~抄。
(5)(~兒)量詞;用于技能、本領(lǐng):他真有兩~。
(6)(名)擅長某種技能的人或做某種事的人:選~|能~。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b5d2e43ac9b5d2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