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次的意思
⒈ 為悼念死者而避開正寢,出郊外暫住。
引《左傳·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shù)。”
杜預(yù)注:“出次,避正寢?!?br />《晉書·元帝紀》:“三月,帝素服出次,舉哀三日?!?br />唐吳兢《貞觀政要·仁惻》:“襄州都督張公謹卒,太宗聞而嗟悼,出次發(fā)哀?!?br />清方苞《兄子道希墓志銘》:“余雖在外,遇期、功, 道希必率諸弟出次?!?/span>
⒉ 出軍駐扎。
引《宋書·索虜傳》:“﹝江夏王義恭﹞德望兼崇,風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儀精卒,出次徐方,為眾軍節(jié)度。”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度拜稽首,出次于東。天子餞之,罍斝是崇。”
清方苞《圣王親征漠北頌》:“三月初吉,皇帝總六師,由中道出次古北口?!?/span>
出次的字義分解
(1)(動)從里面走向外面:~來|~席。
(2)(動)超出。
(3)(動)往外拿:~主意。
(4)(動)出產(chǎn)、產(chǎn)生、發(fā)生:~問題。
(5)(動)發(fā)出:~汗。
(6)(動)顯露:~名。
(7)(動)顯得量多:不~數(shù)。
(8)(動)支出:~納。
(9)(名)〈方〉跟“往”連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一~戲。(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從里往外:跑~大門。(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含有從隱蔽到顯露或從無到有的意思:做~成績。(助)用在形容詞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
(1)(名)次序;順序:依~進行。
(2)(數(shù))第二:~日。
(3)(形)質(zhì)量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間:襄~。
(6)(名)出外遠行路上暫行居住的處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的:~氯酸。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b00f743ac9b00f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