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公儀之操的注音:ㄍㄨㄥ 一ˊ ㄓ ㄘㄠ
公儀之操的意思
⒈ 公儀休的節(jié)操。 公儀休相魯,不受饋贈(zèng),拔園葵,出織婦,不與民爭(zhēng)利。事見(jiàn)《史記·循吏列傳》。
引《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爰牧荊州,威行邦國(guó)。奉法作政,有周召之風(fēng);居儉履約,紹公儀之操?!?br />亦稱“公儀退食”。 《后漢書·何敞傳》:“敞奏記由曰:‘……使百姓歌誦,史官紀(jì)德,豈但子文逃祿, 公儀退食之比哉!’ 由不能用?!?/span>
公儀之操的字義分解
(1)(形)屬于國(guó)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duì)):~款|~物|~事公辦。
(2)(形)共同的;大家承認(rèn)的:~分母|~議|~約。
(3)(形)屬于國(guó)際間的:~海|~制|~斤。
(4)(動(dòng))使公開(kāi):~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買~賣|大~無(wú)私|秉~辦理。
(6)(名)公事;公務(wù):辦~|~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對(duì)上了年紀(jì)的男子尊稱:諸~|張~。
(10)(名)丈夫的父親;公公:~婆。
(11)(形)(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duì)):~羊|這只小雞是~的。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禮節(jié);儀式:司~|行禮如~。
(3)(名)禮物:賀~|謝~。
(4)(動(dòng))〈書〉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儀器:~表|地動(dòng)~。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wú)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動(dòng))抓在手里;拿:~刀|~心|~縱。
(2)(動(dòng))做(事);從事:~作|~勞|重~舊業(yè)。
(3)(動(dòng))用某種語(yǔ)言、方言說(shuō)話:~英語(yǔ)|~吳語(yǔ)。
(4)(動(dòng))操練:體~|工間~。
(5)(名)品行;行為:~守|~行。
(6)姓。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afbb443ac9afbb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