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策的意思
⒈ 亦作“挾筴”。
⒉ 手拿書本。喻勤奮讀書。
引《莊子·駢拇》:“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br />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 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br />宋蘇軾《次韻王郎子立風(fēng)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挾策?!?/span>
⒊ 胸懷計謀、建議。
引明宋濂《<桂氏家乘>序》:“周末有季楨者,與其弟眭挾策以干諸侯?!?br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一:“書生挾策成何濟(jì),付與維南織女愁?!?br />李大釗《國情》:“將亦為天下挾策干時之士裂矣?!?/span>
⒋ 持鞭,揚(yáng)鞭。亦以喻奔走;行動。
引唐蔣防《霍小玉傳》:“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性便辟,巧言語,豪家戚里,無不經(jīng)過,追風(fēng)挾策,推為渠帥。”
宋曾慥《高齋漫錄》:“度支金郎中君卿,年十九時,與其兄君祜郊居,挾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傷者,仇人尤而執(zhí)之?!?br />明湯顯祖《紫簫記·假駿》:“自家鮑四娘,調(diào)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筴追鋒,還推老手?!?br />周詠《去國吟》:“中原到處不可居,何如挾策出國身還慊。立馬斯須別親友,離情又觸長亭柳?!?/span>
挾策的字義分解
1. 用胳膊夾著:挾持。挾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 倚仗勢力或抓住人的弱點(diǎn)強(qiáng)迫人服從:要(yāo )挾。挾制。挾勢(仗勢)。
3. 心里懷著(怨恨等):挾恨。挾怨。挾嫌。
(1)(名)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
(2)(名)古代考試文件;多就政治和經(jīng)濟(jì)問題發(fā)問;應(yīng)試者對答:對~|~問。
(3)(名)我國曾經(jīng)用過的計算工具;跟‘籌’相似。參看‘籌’。
(4)(名)計謀;辦法:上~|獻(xiàn)~。
(5)(名)姓。
(6)(名)古代趕馬用的棍子。
(7)(動)用策趕馬:鞭~|~馬前進(jìn)。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a6dd343ac9a6dd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