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對的意思
⒈ 詩文對偶中的借對。即內(nèi)容雖不成對偶但字面卻成對偶,或諧聲而成對偶者。按, 賈崔例中的子諧作“紫”,洪諧作“紅”,成假對。
引宋沉括《夢溪筆談·文藝二》:“如‘自朱邪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不唯‘赤’對‘朱’,‘邪’對‘子’;兼‘狼狽’、‘流離’乃獸名對鳥名……如此之類,皆為假對。”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借對》引宋蔡居厚《察寬夫詩話》:“詩家有假對,本非用意,蓋造語適到,因以用之,若杜子美 ‘本無丹灶術(shù),那免白頭翁’, 韓退之 ‘眼穿長訝雙魚斷,耳熱何辭數(shù)爵頻’,借丹對白,借爵對魚,皆偶然相值立意,下句初不在此。而晚唐諸人遂立以為格, 賈島 ‘卷簾黃葉落,開戶子規(guī)啼’, 崔峒 ‘因?qū)ら宰訌?,得到葛洪家’為例,以為假對勝的對,謂之高手,所謂癡人面前不得説夢也?!?/span>
一種對偶,假音同或音近之字,并假托他義以相對,如「自朱耶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假耶為爺,以與子對,并假流離為鳥名,以與獸名之狼狽對。
假對的字義分解
1. 不真實(shí)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jì)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楷書稱“片假假”,草書稱“平假假”。
4. 據(jù)理推斷,有待驗(yàn)證的:假設(shè)。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名)對子:喜~。
(2)(動(dòng))回答:~答如流。
(3)(動(dòng))向著、朝著:槍口~著敵人。
(4)(動(dòng))對待:~事不~人。
(5)(動(dòng))使兩個(gè)東西配合或接觸:~個(gè)火兒。
(6)(動(dòng))照著樣檢查:?!?。
(7)(動(dòng))調(diào)整使合于一定標(biāo)準(zhǔn):~時(shí)間。
(8)(動(dòng))攙和(多指液體):湯里~點(diǎn)水。
(9)(動(dòng))平均分成兩份:~半兒。
(10)(形)對面的;敵對的:~手。
(11)(形)正確、正常、適合:這話很~。
(12)(量)雙: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對于”差不多:~困難不能屈服。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a6a2e43ac9a6a2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