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的意思
⒈ 教化百姓。
引《禮記·學記》:“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br />漢王充《論衡·效力》:“化民須禮義,禮義須文章。行有餘力,則以學文?!?br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三:“若后世作樂,只是做詞調(diào),於民俗風化,絶無關涉,何以化民善俗?!?/span>
教化人民。
化民的字義分解
1. 性質(zhì)或形態(tài)改變:變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蛇疄橛癫?。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財物:化緣?;S。
3.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后,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丑化。綠化。
4. 習俗,風氣:有傷風化。
5. 特指“化學”:化工。化纖?;?。
(1)(名)人民:~辦|~變|~兵|吊~代罪|勞~傷財|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農(nóng)~|漁~|牧~。
(4)(名)民間:~歌|~謠。
(5)(名)非軍人;非軍事的:軍~團結|擁政愛~。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a276a43ac9a276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