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調的意思
口調
(1) 〈方〉語調;口氣
⒈ 指語氣,口氣。
引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孔子時代的香港不這樣, 孔子口調的‘香港論’是無從做起的?!?br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所以《易傳》的作者對于革命的事實用著激越的口調贊美著說:‘天地革而四時成,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會老氣橫秋的,學著妓女們的口調?!?/span>
⒉ 指論調。
引孫中山《在廣東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慶紀念會的演說》:“他們那些文明國家便要來代我們治中國,便要來共管。共管就是和從前瓜分一樣的口調。”
孫中山《答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是何異以少弟而與強盜為伍,以劫其長兄之家,而猶對之曰,兄不當恨乃弟過於恨強盜,以吾二人本同血氣也。此今日日本人同種同文之口調也?!?/span>
口調的字義分解
(1)(名)人或動物進飲食的器官;有的也是發(fā)聲器官的一部分。俗稱嘴。
(2)(名)(~兒)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兒|碗~兒。
(3)(名)(~兒)出入通過的地方:出~|入~|門~兒|胡同~兒。
(4)(名)長城的關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這些關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兒)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傷~|衣服撕了個~兒。
(6)(名)刀、劍、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驢馬等的年齡:六歲~|這匹馬~還年輕。
(8)(量)表示人或動物的量:一家五~人|三~豬|一~鋼刀。
1. 樂曲;樂譜:曲調。采菱調。
2. 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C大調。五聲調式。
3. 語音上的聲調:調號。調類。
4. 說話的腔調:南腔北調。
5. 口氣;論調:一副教訓人的調。兩人人的發(fā)言是一個調。
6. 人所蘊含或顯露出來的風格、才情、氣質:情調。格調。
7. 選調;提撥:從基層調選干部。
8. 調動:崗位調整。
9. 征集;征調:調有余補不足。
10. 調查:調研。內查外調。
11. 提取、調取(文件、檔案等):調檔。
12. 調換:調座位。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9f8be43ac99f8be/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