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刻銘的意思
⒈ 在金石等器物上鏤刻文字。
引《漢書(shū)·郊祀志下》:“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于宮廟也?!?br />唐杜甫《贈(zèng)司空王公思禮》詩(shī):“洗劍青海水,刻銘天山石。”
明陶宗儀《輟耕錄·斛銘》:“家中量衡無(wú)二致,刻銘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孫永如是?!?/span>
⒉ 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引《宋書(shū)·宋白傳》:“泰山有唐玄宗刻銘?!?/span>
刻銘的字義分解
(1)(動(dòng))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屬等物品上雕成花紋、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壺記時(shí);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jì)時(shí);以十五分鐘為一刻:五點(diǎn)一~開(kāi)車(chē)。
(3)(名)時(shí)間:頃~|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極深:深~|~苦。
(5)(形)刻?。?span>尖~|苛~。
(6)同“克”。
(1)(名)在器物上記述事實(shí)、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鑄成或刻成);警惕自己的文字(寫(xiě)出或刻出):座右~。
(2)(動(dòng))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紀(jì)念;比喻深刻記住:~功|~心|~肌鏤骨(比喻恩極深)|~諸肺腑(比喻永記不忘)。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xún)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9c39943ac99c39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